乾隆《石柱厅志·秦良玉传》校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乾隆《石柱厅志·秦良玉传》校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e84f25482fb4daa58d4bbc

佥事、游击将军、大同府参将、副总兵、宁夏总兵、都督同知、右都督。果毅骁勇,善用兵,为一时良将。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病归。据《明史稿》卷三百二十三 《明史·麻贵传》卷二百三十八,同。 又,董一元 宣府前卫(河北宣化)人。历蓟镇游击将军、参将、副总兵、总兵、左都督、太子太保,后以病卒。据《明史稿》卷三百二十三

[4]按:万历二十八年正月二日 《罪惟录·播州杨氏》列传卷之三十四,作“万历二十八年”,言其大略。《国榷》卷七十八,作“正月丁未(正月十三日)”。

[5]按:良玉偕千乘独领本部三千五百人奋击追入贼境 据《明史·秦良玉传》,“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忠州秦氏家乘秦太保忠贞侯家传》同。则马千乘征播,自领兵三千,秦良玉别领五百,共三千五百人。原文言其总数。

[6]按:七寨 据《明史记事本末·平杨应龙乱》卷六十四,“二十八年春正月,??石柱宣抚司马千乘军邓坎??连破金竹、青冈嘴、虎跳关等七寨。《明书·乱贼传》卷一百六十四,同。 又,《贵州通志》卷二十三:先以石柱宣抚马千乘兵破贼金筑??用土官郑葵、路麟为向导,别遣边兵千扼明月关。诸军鼓行前进,连破四寨,攻赤崖,抵清水坪、封宁关,悉破贼营十数。” 七寨,即:金筑、青冈嘴、虎跳关、明月关、赤崖关、清水坪和封宁关。《明史稿·四川土司》卷四一○,“青冈嘴”作“青冈”,盖简称。李良品《秦良玉年谱》作“青洲嘴”,误。

[7]按:桑木关 绥阳东北十五里,道通正安州(贵州正安县)。道光《遵义府志》卷四 高出云表。一夫守之,千人坐废,号称天险。《贵州通志·遵义府图说》卷二 今属贵州绥阳县桑木村。《嘉庆重修一统志》作“绥阳东十五里。”言其大至方向。《清史稿·地理二十二》卷七十五,作“桐梓以东”。绥阳在桐梓东,言其大略。

[8]按:李化龙 字于田,长垣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以平播、开河显。历任嵩县知县、南京工部主事、右通政司、兵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卒年七十,赠少师,加赠太师。据《明史·李化龙传》卷二百二十八《大清一统志》卷四百十六有载。

[9]按:马孔英 宣府塞外降丁,历官宁夏参将、都督同知、贵州总兵官,后因冒功罢归。据《明史·马孔英传》卷二百四十七 《明史稿·马孔英传》卷三百二十一有载。

[10]按:黎明抵桑木关 原文时间不详。据《明史记事本末》卷六十四,“万历二十八年三月,诸军分道并捷,南川则酉阳、石柱二司先登,初八遂克桑木关。” 《贵州通志·(李化龙)平播疏》卷三十四,同。克桑木关当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初八日。

[11]按:刘綎 字省吾,都督刘显子,曾参与平定缅甸、罗雄、播州杨应龙、倮人叛乱和援朝抗倭战争,大小数百战,世号“刘大刀”。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死于辽东战事。历任指挥使、云南迤东守备、广西参将、四川总兵官、左都督府签书。据《明史·刘綎传》卷

二百四十七 《明史稿·刘綎传》卷三百二十一,同。谢肇淛《滇略(中)·绩略》卷五有载。

八路兵将 指,由刘綎、马孔英、吴广、曹希彬、童元镇、朱鹤龄、李应祥、张存意分别率领从綦江、南川、合江、永宁、乌江、沙溪、兴隆、偏桥八方出发合围娄山关的兵将。

实为十路,偏桥一路分两翼,一由陈璘统领从白泥开拔,一由陈良玭统领从龙泉进发。据《贵

州通志》卷二十三 《明史记事本末》卷六十四,同。《罪惟录·播州杨氏》列传卷之三十四,

有载。

附按:马孔英 吴广 《罪惟录》卷之三十四第二七九七页作“马可英、胡广”,第二七九八页复称马孔英、吴广,前后矛盾。又,《明史》、《明史记事本末》、《贵州通志》诸书,有马孔英、吴广,无马可英、胡广。又据《明史稿·胡广传》卷一九四,“胡广,字广大,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此胡广乃明初时人。又,吴广 广东人,以武生从军,累著战功。历广东游击将军、福建南路参将、副总兵,万历时征播升总兵官,后卒于四川总兵官任上。赠都督同知,世廕千户。据《明史稿·吴广传》卷三二一 《明史·吴广传》卷二百四十七,同。马孔英,原文第二段第九条有注。马可英、胡广,误。又,孔、可;吴、胡,双声音近,盖音讹。又,童元镇 桂林右卫人。历指挥、副总兵、都督佥事、广西总兵官、广东总兵官,因平播败于乌江之役,充军发配,死于戍所;李应祥 湖广人。以武生从军,历任广西思恩参将、松潘副总兵、都督佥事、五军副将、都督同知,后卒于官。以平播功赠左都督,世廕千户;陈璘 字朝爵,广东翁源人。历官指挥佥事、广东守备、都指挥佥事、签书广东都司、肇庆游击将军、高州参将、狼山副总兵、都督佥事、御倭总兵官、都督同知、湖广总兵官、左都督。后卒于官,赠太子太保。据《明史稿》卷三二一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同。

[12]按:娄山关 在桐梓境内。《贵州通志·遵义府图说》卷二 又作楼山关,一名太平关。(遵义)府城北一百里大楼山上,又称楼关。《嘉庆重修一统志》 “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明

史纪事本末》卷六十四 附按:大楼山 即,《汉志》不狼山,一名大楼、娄山。峭壁插天,路

通一线,为郡北第一险要者也。道光《遵义府志》卷四 狼、楼(娄)双声,音近;楼、娄同音,其义相似。故,大楼、娄山、不狼,其义一也。今属贵州桐梓县楼关村。

附按:关距(遵义)宣慰司北百里 《明一统志》同。《贵州通志》、《嘉庆统志·大楼山》作九十里。盖大楼山距遵义九十里,娄山关在大楼山中,距遵义府实际距离为百里。

[13]按:扼贼海龙屯 据《贵州通志》卷二十三,“(万历二十八年)四月朔,师屯白石,应龙率诸苗决死战。綎亲勒骑冲中坚,分两翼夹击,败之。追奔至养马城,连破龙爪、海云险屯,压海龙屯,贼所倚天险,谓飞鸟腾猿不能逾者??六月五日,破屯。”《明史记事本末》同。克海龙屯在万历二十八年六月五日。

又按:海龙屯 (遵义)府城北三十里。道光《遵义府志》卷四作“四十里” 其上建有铜柱、铁柱、飞龙、飞虎、飞凤、朝天、万安、西关、后关九关。《平播全书》载,海龙屯曾有 “养马城中,百万雄狮擎日月;海龙屯上,半朝天子镇乾坤。”石刻对联一副。《嘉庆重修

一统志》 海龙屯为龙岩屯改称,冈峦盘曲,怪石巉岩;四面斗绝,后有仄径,仅通一线。有

杨应龙题龙岩屯禁碑。道光《遵义府志》卷四 上有飞升岩,今建寺于上。《贵州通志》 今属贵州遵义市高坪区太平乡白沙村。

[14]按:督臣李化龙匿以不闻 据《贵州通志·(李化龙)平播疏》卷三十四,“南川路

最险、最远,去屯可六七百里??高折枝以一书生自将汉、土兵以往,此固矣雄伟不常矣。??其事甚奇,其功甚大。??竟以三月初八日夺桑木关而据之。??马孔英至,文武相得,如乐之和??以一路搏战,日夜操戈,人百其勇,坐使贼自尽而逆党无一逸者。臣于该路,文武盖心折焉。”则,海龙屯之战,南川路居首功。然,李化龙上奏时归功于高折枝、马孔英二人,故原文有“匿以不闻”语。

[15]按:千乘死良玉奉命领职 据道光本,“万历二十七年,播州杨应龙叛。千乘偕妻秦良玉征播,贼平不言功。以开矿事忤内监邱乘云,乘云构之,逮下云安狱,瘐死,年四十有一。??千乘子祥麟,千乘死时尚在襁褓。土司例:子幼则妻袭。朝命良玉司其职。” 《忠州秦氏家乘·秦太保忠贞侯家传》、《南明史·秦良玉传》卷七十、《明史·秦良玉传》卷二百七十,义同。马千乘因开矿事忤逆内监邱乘云下云安狱死,而其子马祥麟年幼,按土司惯例,由秦良玉代领其职。 又,《明史·职官一》卷七十二,“土司之官九级,??其子弟、族属、妻女、若婿及甥之袭替,胥从其俗。” 依明制,土官袭替对象为子弟、族属、妻女、若婿、甥。又,洪武二十六年,永宁有宣抚使禄照坐事死,其子阿聶及弟皆在太学,由庶母署司事。宣德年间,阿聶死,妻奢苏为宣抚。石柱有千乘母覃氏为宣抚之例。据《明史·四

川土司二》卷三一二 《明史稿·土司二》卷四一○、《四川通志·史部·地理·都会郡县之

属》卷二十,“秦氏继马氏为宣抚使。??邦屏故为宣抚使,因从征,请女弟掌印。” 以秦邦屏为宣抚使,误。疑千乘母覃氏曾为宣抚,覃、秦同音,以为秦氏世为宣抚,致误。

附按: 千乘死祥麟尚在襁褓 本志同。据《四书集注》,“孺子三年免于父母怀抱”幼儿三岁后方能脱离父母怀抱,独立行走。依本志、道光本所述,千乘死时,马祥麟当不超过三岁。又,(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戊子,兵部左侍郎杨应聘覆:??(调)石柱宣抚司兵四千人,应袭马祥麟同秦邦屏领之,遵义参将董仲揆统焉。据《国榷》卷八三 马祥麟在应征之列。依明制“年十六岁而役”《明史·食货二》卷七十八 之规定,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祥麟至少已十六岁,则千乘当死于万历三十二年前后。又,《家乘》作“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初七丑时,马千乘瘐死云阳狱”,是。《石柱县志》作“万历四十一年”,言其大略。本志及道光本言“千乘死时,祥麟在襁褓”,误。

泰昌时[1],征其兵援辽[2]。良玉遣兄弟邦屏、民屏以五千人[3]先往,良玉携子祥麟[4]领精卒三千人[5]继之。奏闻,赐良玉三品章服[6],授邦屏都司佥书,[7]民屏守备。

校笺:

[1]按:泰昌时征其兵援辽 据《国榷》卷八十三,“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戊子(十一月二十五日),兵部左侍郎杨应聘覆:??(调)石柱宣抚司兵四千人,应袭马祥麟同秦邦屏领之,遵义参将董仲揆统焉。” 《明实录·神宗万历实录》卷五八八,同。 又,(万历四十八年四月)辛亥,四川石柱宣抚司援辽女官秦良玉进三品服。子指挥佥事马祥麟加指挥使。《国榷》卷八十三 秦良玉等应诏援辽受封在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又,明神宗朱翊钧崩于

[8]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秋七月丙申(七月三日),光宗朱常洛登基,以明年为泰昌元年。

据《明史·本纪二十一》卷二十一 朝议征调石柱兵援辽当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原文“泰

昌时”,有误。

[2]按:征其兵援辽 援辽,道光本作“东援”。

[3]按:原文“五千人”,《国榷》卷八十三(注),作“三千人”。

[4]按:马祥麟 字瑞征。及长,雄躯伟干,勇力绝伦,胸罗经史,能诗文善书,随太保南征北剿,尝以单骑冲阵,俘获渠魁。浑河血战,目中流矢,犹拔矢策马逐贼,斩获如故,大兵惊退。事闻,授指挥使,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援辽时,前军已发,公披挂装束,援笔大书于“建勋堂”之门,有“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之句,字高丈余,闻当时悬手直书,后人引梯仰视,目为之眩。改设后,笔迹犹存。后为旗人同知德明寓此,始行刷去。应袭宣慰司职,未任事而卒。据《马氏家谱· 十二世祥麟公传》 《南明史·秦良玉传》卷七十,有载。

[5]按:原文“三千人”,《国榷》卷八十三(注),作“三千五百人”。 [6]按:三品章服 据《明史·舆服志三》卷六十七,明代文武官章服分朝服、祭服、公服、常服,依品定等,各有不同。秦良玉系石柱宣抚使,为武职,其所赐章服当为武将服。故三品朝服如明制:五梁、金带、金绶、配玉;祭服,青罗衣、白纱中单;公服,绯袍、散答花、金荔枝带;常服,金顶乌纱、杂色文绮、金鈒花、绣虎豹、佩玉。

[7]按:都司佥书 都司之属官,掌屯田。据《明史·职官五》卷七十六 [8]按:守备 守一城一堡,无品级、无定员。据《明史·职官五》卷七十六

天启元年[1],师渡浑河,邦屏力战死,民屏负伤突围出[2]。沈、辽连陷,海、盖、金、复,望风奔窜。良玉闻变,与祥麟兼程赴援,守护榆关。祥麟目中流矢,犹拔矢策马奋勇防御不肯退[5]。良玉呈邦屏死状,兵部尚书张鹤鸣[6]亦奏称:“浑河血战,石柱土司为最。秦邦屏战没,宣抚女官秦良玉亲督精兵,兼抚残卒,往来榆关,壮气弥励,请加赏叙,再征兵赴援”[7]等语。诏加良玉二品章服,即予夫人诰命,赐额曰:“忠义可嘉” 。子祥麟授指挥使

[8]

[9]

[10]

[3]

[4]

。设官如邦

屏都督佥事,赐世荫,与陈策等合祠[11]。民屏进都司佥书。命回川练兵赴援[12]。

校笺:

[1]按:天启元年师渡浑河 据《明实录·熹宗天启实录》卷八,“(天启元年)三月乙卯,川浙总兵陈策等率师援沈阳,及奴贼战于浑河,死之。时策等提兵至浑河桥南,闻沈阳失守,下令还师。裨将周敦吉等固请追战,石柱土司副总兵秦邦屏引兵先渡河,与诸将营桥北,浙兵三千与陈策等营桥南。邦屏等营未就,奴四面攻之,将卒殊死战,杀奴二三千人,贼却而复前,如是者三,奴益生兵至,诸军饥疲不支,周敦吉、秦邦屏、吴文杰、雷安民皆战死。” 浑河血战在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明史记事本末补遗》卷二、《明史·熹宗本纪》卷二十二、《明书·本纪十五》卷十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