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业绩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工作业绩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33557216fc700abb68fc7f

工作业绩总结

我叫王光亮,在包北线路车间昆都仑工区担任班长,从事线路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工作中,努力学习新知识,,从中掌握了一些经验和技术,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汇报和总结:

一、业务技能

自聘任为高级技师以来,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努力掌握业务理论和维修养护方法。特别是,昆独仑召站道岔大修后,普通道岔更换为提速道岔,养护理论和养护要求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改变了一些老的养护观念、方法,对道岔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整治,对各处病害用数据说话,用新的养护理念,及时消灭道岔病害,道岔质量得到了提升。

二、特技专长。

从轨检车、机车检车仪和添乘检查情况来看,道岔Ⅱ、Ⅲ级超限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我对道岔区晃车的原因与整治,进行了探索。

1..造成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

(1)道岔与线路道床、轨枕不一致,轨道在纵向上的刚度存在差别,引起颠簸性晃车。 (2)转辙部位空吊及空吊本身引起的车辆颠簸外,还会使尖轨产生跳动,产生晃车。 (3)道岔高低、轨向的少量变化引起的晃车。特别是小的三角坑。

(4)提速道岔的尖轨尖采用“藏尖式”结构,爬行后引起轨距变化,尽管变化很小,有时甚至是1-2mm,也会造成轨距顺坡率超限引起晃车。

(5)提速道岔的护轮轨结构为可调式结构,与主轨的连接方式较弱,再加上垫片微小间隙等原因,整体刚度相对不足,列车的车辆对这一变化比较敏感,使车辆产生晃动。

(6)岔区相邻道岔之间过渡钢轨过短,不仅使车辆振动产生叠加,还由于线路道岔轨底坡,轨顶坡的差异,使运行的车辆的轮轨关系在短时间内发生迅速的变化,引起车辆晃动。

(7)曲线深入道岔引起的晃车,并对道岔产生较大的破坏力,增加道岔维修的难度。 (8)道岔部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以后,不同部位产生的磨耗不同,列车对这一变化也是较敏感,如不及时整修,也会产生晃车。

2、道岔区晃车的整治:

(1)检查、维修道岔外方线路,特别是列车驶入方向的线路,应经常检查,保持岔外一定长度的线路状态良好。这个长度一般为75m-100m。如果在这个长度范围内有曲线,应对曲线几何尺寸偏差要从严掌握。

(2)正线道岔与线路的道床、轨枕必须一致,或有一定的过渡轨枕。如不符合,应尽快更换。

(3)加强转辙部位的捣固。例如,我们在电务配合下,用一操一进行八面捣,整治转辙部位的空吊问题。

( 4 )道岔维修作业中,一般情况下应以直股为基准轨,应严格控制基准股的水平,不提倡叉心水平高。因为叉心水平不顺,容易造成三角坑。另外,当相邻道岔之间的短轨较短时,应综合考虑。如以某一组道岔内直股为基准股,将会造成另一组叉心水平偏低的问题,须采用其他措施解决,同时要注意控制基准股的水平值。

(5)注意护轨螺栓的防松问题,特别是加垫片后,必须有足够的紧固。护轨垫片应设计多种厚度,尽量避免使用多片调整轮缘槽。

(6)相邻道岔之间过渡钢轨过短的问题,目前较难解决,可采取冻结接头,以减缓车辆的冲击力。

(8)定期对道岔主要部件的磨耗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更换。以免因磨耗影响轨道几何尺寸。尤其是,对叉心的打磨要掌握好水平。局部较快时,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

减磨措施。

(9)道岔的晃车大多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甚至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叠加造成的, 需要综合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

三、解决技术难题

我在维修中发现尖轨跳动易造成列车的晃动。分析原因: 1、尖轨跟端轨缝过大,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 2、尖轨跟端接头高低不良;或捣固不实,有空吊;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通过实践摸索解决道岔尖轨跳动的问题:

调整尖轨跟的轨缝,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道岔连接零件进行复紧或更换,保证道岔整体上受列车轮对作用时的共振减小。

2、对尖轨跟接头加强捣固,消灭低接头。

3、精心捣固,消除暗吊,保持高低、轨向的稳定性。 四、技术革新。

道岔的小三角坑和碎弯,是引起道岔晃车的主要原因。对道岔的整治应纳入道岔的管理单元,对道岔前后150—200米轨距水平要做到0,即使做不到0也要做成一侧水平,不大于2mm。对道岔的小方向拨道难以控制,拨后反弹较多,所以道岔以叉心为单位,用弦线向两边取值,串枕或用不同号码轨距块改正方向作为基本股,然后改好轨距。对道岔前后100米,可用弦线量取矢距拨正方向,可以消灭道岔晃车。

五、授课带徒

近两年来,我授课带徒2人,为铁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血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