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模拟新人教版必修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模拟新人教版必修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3c0b9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6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实验4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2016·全国卷Ⅲ)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kg。实验步骤如下:导学号 51342104

(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

(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图象,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

(3)对应于不同的n的a值见下表。n=2时的s-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b)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

n a/m·s -21 0.20 2 __0.39(0.37~0.41均可)__ 3 0.58 4 0.78 5 1.00 (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n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5)利用a-n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0.45(0.43~0.47均可)_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9.8m·s)。

(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C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A.a-n图线不再是直线

B.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 C.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 [答案] (4)a—n图线如图

[解析] (3)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小车初速度为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122

动规律有s=at,结合图(b)得加速度a=0.39m/s。(5)由(4)知,当物体质量一定,加速

2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得加速度a与n成正比,即a-n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a-n图线的斜率k=0.196m/s,平衡摩擦力后,下端所挂钩码的总重力提供小车的加速度,nm0g=(M+Nm0)a,

2

-2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解得a=

m0gm0gn,则k=,可得M=0.45kg。(6)若未平衡摩擦力,则下端所挂钩码的M+Nm0M+Nm0

总重力与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小车的加速度,即nm0g-μ[M+(N-n)m0]g=(M+Nm0)a,解得a=

1+μm0g·n-μg,可见图线截距不为零,其图线仍是直线,图线斜率相对平

M+Nm0

衡摩擦力时有所变大,B、C项正确。

2.(2015·新课标全国Ⅱ)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导学号 51342341

图(a) 图(b)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3.25__m/s,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1.79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C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解析] (1)用逐差法求纸带加速度,

C.斜面的倾角

2

a=

x3+x4-x1+x22

=3.25m/s 2

4TxBDC点速度等于BD段平均速度,v=≈1.79m/s2。

2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μ=

gsinθ-a,故C正确。

gcosθ3.(2017·潍坊一中模拟)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51342342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_非线性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存在摩擦力__。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

[解析] (1)由图象不是直线可以判断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 (2)当有拉力时无加速度说明存在摩擦力。

(3)为了验证实难结论,要平衡摩擦力,本实验中由于把钩码的重力作为拉力。因此必需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满足M?m的条件。

4.(2016·山东淄博一模)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甲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1,小盘及砝码的总质量为m2。导学号 5134234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1的条件

D.在用图象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1的关系时,应作出a-m1图象

(2)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B、C两点的间距x2和D、E两点的间距x4已量出,利用这两段间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x4-x22 。 2T(3)某同学平衡好摩擦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砝码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但该同学误将砝码的重力当成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作出了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据此图象分析可得,小车的质量为__0.61__kg,小盘的质量为__0.0061__kg。(g取10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A错误;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B错误;1

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1的条件,选项C正确;应作出a-图线,选项D错误。(2)根据

2

m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可得x4-x2=2aT,解得a=22

x4-x2

2。(3)对于a—F图2T0.55-0

象来说,图线的斜率即等于小车质量的倒数,故小车的质量m1=kg=0.61kg;当F1.0-0.1=0时,小盘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由图上纵轴截距可知mg=m1a0=0.61×0.1N,解得m=0.0061kg。

5.(2016·河北唐山模拟)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该装置依靠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导学号 5134234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D__。

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象

m2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F=m1g,作出a-F图象,他可能作出图2中__丙__(填“甲”“乙”或“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C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钩码的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1

(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a图象

m2

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b1 ,钩码的质量m1= 。 gkgk(4)若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4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0.46__m/s。

[解析] (1)假设木板倾角为θ,则有f=mgsinθ=μmgcosθ,m约掉了,故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B错误;应该是m1?m2,故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所以在用图象探究小车的加1

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通常作a-图象,故D正确。

2

Fmm2

(2)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小车加速度仍为0的情况,故可能作出图2中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钩码的质量太大,没有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故选C。

(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2g=m2a,1aμg1μg变形可得,=+,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所以k=,b=,

m2FFFFb1

解得μ=,又因为F=m1g,故钩码的质量m1=。

gkgk(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s4-s1=3aT,a=0.46m/s。

2

2

s4-s10.0262-0.01242

m/s=2=23T3×0.1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