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套中考模拟卷〗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含5套中考模拟卷〗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515b49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6

【解析】 【详解】

(1)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高温下碳与水蒸气反应能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2O

高温CO+H2,化学反应前

后,原子种类、个数、种类不变,所以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C、H、O原子;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的分子间隔大,固体的分子间隔小,所以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气体分子间隔大,容易被压缩;固体分子间隔小,不易被压缩。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若将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100g进行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升高到2%时停止电解,则生成的H2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至0.1)。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___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③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答案】1:2 5.6 t1 75 降温结晶 BC 【解析】 【详解】

(1)电解水口诀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100g1%的氢氧化钠中,变为2%的浓度时的溶液质量为x。可以得到计算式:100g×1%=x×2%,x=50g,分解掉的水为100g-50g=50g。故根据计算式:

2H2O电解2H2?+O2? 36450gy=5.6g

(2)①在t1℃时ac有交点,即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2℃时,溶解度为50g,故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有25g溶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③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大,b随温度变化较小,故应选用降温结晶的方式,以便使b更多的保留在溶液中,得到的晶体是过饱和析出的a;

④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升温的方式,是不改变浓度的。

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故溶液质量一定减小。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会导致量取的水体积偏小,导致溶剂水的质量偏小,故得到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y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选

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火柴放在_____,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收集满。 【答案】2KMnO4 【解析】 【详解】

(1)观察装置特点有加热固体,试管口有棉花,说明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填2KMnO4 K2MnO4+ MnO2+O2↑;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性质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发生装置应采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和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不适合用排水法收集,故填BE;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巳收集满,故填集气瓶口。 【点睛】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固态还是液态)和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将

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B、E 集气瓶口

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加热型装置和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收集装置主要根据生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是否和水反应考虑能否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还可以根据气体和空气密度的比较以及是否和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判断能否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密度和空气密度非常接近则不适宜采用排空气法,在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密度比空气大的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8.结合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需要氯化钠周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而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__________向量简 滴加水;

(3)上图所示操作中,一定能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8 胶头滴管 AB 【解析】 【详解】

10%=8g; (1)配制80g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80g×(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用胶头滴管滴加;

(3)A、称量时物码倒置,则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B、量取水时仰视,会使量取的水偏多,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C、倾倒水正确,不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D、溶解操作正确,不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B。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某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电子秤单位为克)。计算:

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2.2g 53%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g-197.80g=2.2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10610gx= 442.2gx=53%

答:(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