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的结构和思路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现代文的结构和思路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a37e785022aaea998f0fb2

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掌门1对1教育语文学科

知识精要:

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一、分析结构的目标 目标主要有两点: 1.分清层次

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

因为段内层次的分析与全文层次分析的原理是相同的,这里只说段内层次分析。

段内层次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辨类型、归意群、找标志。 (1)分辨段的类型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说来,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2)归纳意群

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所谓归纳意群,就是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

一般说来,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句子,如标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句子,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2.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摸清这种关系,既是分析结构的需要,也是弄清写作思路的需要。譬如2011年上海卷高考题《又见鹭鸶》中第12题:?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2012年上海卷高考题第12题问?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分析。2013年上海卷高考题第12题“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这样的试题大致上是属于对文章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

二、分析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明确结构分析的目的。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都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

三、分析结构的方法: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把握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以及段落内部层次的能力。

把握思路分析结构的前提是弄清文章主题,划分语段层次。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1.从形式方面分析:

(1)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2)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如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 (3)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2.从内容方面分析: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根据文体的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如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记叙文的纵式、横式、纵横交叉式,这种考查是对全文层次的分析。高考命题还有一种情况是分析一篇文章内部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一个语段之中句与句之间的层次关系。一般而言,针对多年来本考点考查情况,我们可以准备如下方略。

1.由表及里概括段意。本考点最基本的考查方式就是要求考生概括段落大意,或者概括其中一个段落的大意。针对这种试题,我们要在正确把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提炼。提炼出来的语句还要用主题进行验核,应该与作者的主旨有一定的关联。

【例1】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车在奔驰,风在欢笑……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 ……

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

【问】本文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止于____________________;该部分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全文结构按照游程路线设置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出发途中,先写作者从杭州西子湖畔乘车前往绍兴的途中见闻;第二部分参观故里,着重写作者参观拜谒了鲁迅故居和幼年读书的三味书屋;第三部分归程,最后写车经山阴道返回杭州途中的畅想。这种结构布局,近乎追求完整,趋于规矩。

2.比较归类抽取线索。上面说过,不同文体的结构方式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叙述类文章通常按照时间的先后推进文思,其线索呈递进性;而不少散文则采取块状结构营造文章,它们的线索需要将几块材料放到一起比较,提取共性,归纳线索。

【例2】??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