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京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cb5dc389eb172ded63b7e3

尽管北京市过去的土地开发整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本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若干问题:例如政府投入较少,远不能达到土地开发整理对资金的需求;而社会资金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未能积极渗透到土地开发整理中来,目前仅有个别企业参与且规模极小。所以,资金问题成为当前困扰土地开发整理深入的瓶颈。另外,土地开发整理的配套政策、相应的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项目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及竣工验收不够规范,工程措施简单,以致新增耕地的质量尚没有得到保证;还有的问题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的管理措施没有完善,造成利用粗放、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效果。 (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

2001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所得的土地利用结构状况见附表1。

经过对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测算,北京市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74949公顷(112.42万亩)。有关农地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土地开发潜力、土地复垦潜力以及各区县潜力汇总情况分别见附表2、3、4、5、6;有关的潜力分级及分布图分别见附图1、2、3、4。 1. 土地整理潜力

北京市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43188公顷(64.78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57.62%。 通过合理规划,在农地区进行整治道路、沟、渠,平整归并零散地块,充分利用零星土地,农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约17246公顷(25.87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23.01%;通过居民点整理即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约25942公顷(38.91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34.61%。 2. 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

北京市有宜农土地后备资源181692公顷(272.54万亩),可开发补充耕地约24098公顷(36.15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32.15%。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大部分布在远郊山区的怀柔、平谷、密云、延庆、房山等区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多。 3. 土地复垦潜力

全市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废弃的土地约8744公顷(13.11万亩),复垦可补充耕地的潜力约7664公顷(11.5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10.23%。 (三)土地开发整理面临的形势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本市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时期。我市的土地开发整理既具备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又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任务相当艰巨。

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明确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方向和基本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对转变土地开发整理的观念和方式产生着巨大的推动

作用。北京市作为首都和国际交往的窗口,有利于吸收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同时首都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持。

不利因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尤其是土地整理,还处于初级阶段,“重开发、轻整理和复垦”,“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的思想仍有着一定的影响,制约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开展。据全国宜耕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资料,我市宜耕后备资源非常有限,在全国排序为倒数第4位(排在上海、天津等直辖市之后),而且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未利用土地开发受到诸多限制。虽然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巨大潜力,但将其整理还耕的难度非常之大。另外易开发整理的土地后备资源逐渐减少,新增耕地成本逐步提高,难度逐步加大,补充优质耕地的任务更加繁重。 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与基本方针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

为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在充分考虑补充耕地的资源潜力、投入和区域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与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平衡,明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并进一步增强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001-2010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33478公顷,占2000年耕地面积的10.1%。其中:农地整理潜力12996公顷,居民点整理潜力2724公顷,土地开发潜力14226公顷,土地复垦潜力3532公顷(见附表7)。在33478公顷的目标中,2001~2002年已开发整理2410公顷,2003-2010年土地开发整理目标为31068公顷(农地整理11760公顷,居民点整理2724公顷,土地复垦3289公顷,土地开发13295公顷)。在31068公顷的补充任务中,2003~2005年可补充耕地9320公顷,年均约3107公顷; 2006~2010年可补充耕地21748公顷,年均约4350公顷。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33478公顷,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的44.7%。其中开发未利用土地超过14226公顷,提高全市土地利用率超过0.8%。

提高农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0年全市粮食种植耕地面积191431公顷,2001年设施农业面积近23162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增加高产稳产耕地面积33478公顷,占粮田面积的17.5%,规划期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后的一部分耕地为设施农业区,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提高了耕地的质量。 改善土地生态环境:通过土地整理增加其他农业用地,形成以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为重点,加快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着重搞好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逐步实现首都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建成远郊山区、远郊平原和近郊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等,从而为全面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方针

根据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和北京市的实际情况,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中必须贯彻以下基本方针:

1.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土地开发整理与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确保在土地开发整理中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做到本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坚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始终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任务。

3. 坚持集约挖潜,强化土地整理复垦,充分挖掘已利用土地和废弃土地的潜力,优先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和对废弃土地的复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 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兼顾生态”,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注重耕地质量的提高,正确处理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土地开发要做好调查评价、充分论证,在确保不破坏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5. 在落实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划定时间和空间次序,为有条不紊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方向

为科学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落实土地开发整理战略指导思想,根据不同区县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特征的差异,《规划》中按照区域的一致性和区间的差异性等,将北京市的土地开发整理区域分为3个,它们的名称以及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分别是:

一是近郊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内土地面积126940.3公顷,其中农用地51085.9公顷(耕地19957.8公顷),建设用地72936.1公顷,未利用土地2918.4公顷。本区土地开发整理主要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为主,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和对郊区住宅新区与农村居民点的整理,能够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城市生态环境,建成北京市近郊区绿化隔离带等的工作中做出贡献。由于该区是北京市的四个边缘组团,在具体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不设置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 二是远郊平原区,包括通州、大兴、昌平、顺义四个区。区内土地面积434380.1公顷,其中农用地294599.9公顷(耕地145227.3公顷),建设用地124481.3公顷,未利用土地15298.9公顷。本区是北京市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带,农村居民点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各类废弃地也较多,因此,该区的土地开发整理主要以农地整理、居民点整理和废弃地复垦等三个方面为主。通过土地整理与复垦,能够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促进城镇集中紧凑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远郊山区,包括延庆、密云、怀柔、门头沟、房山、平谷六区县。区内土地面积1073462.6公顷,其中农业用地794094.3公顷(耕地122450.1公顷),建设用地85849.8公顷,未利用土地193518.4公顷。

本区作为北京市的绿色生态屏障、水源保护涵养区、防风固沙区、生态旅游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土地开发整理中,除了整理内容之外,对于开发对象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对未利用开发后的用途以林地、园地为主,开垦为耕地的要进行严格的评价、论证。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强调生态用地开发整理,强化对北京市的生态保护功能。 三、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三大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分布集中的情况,将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划分为6个,分别见附表8(分布图见附图5),补充耕地的总面积为34348公顷(51.52万亩)。6个重点区分别是: (一)东北部综合重点区

该重点区区域面积122981公顷,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8974公顷,包括顺义区的北小营镇、张镇、木林镇、杨镇;密云县的穆家峪镇、巨各庄镇、大城子镇、东邵渠镇、太师屯镇、高岭镇、不老屯镇。

(二)中部整理重点区

该重点区区域面积153259公顷,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5080公顷,包括昌平区的马池口镇、北七家镇、兴寿镇、沙河镇、百善镇、小汤山镇、东小口镇、崔村镇;顺义区的北石槽镇、赵全营镇。 (三)东南部整理重点区

该重点区区域面积46195公顷,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3421公顷,包括大兴区的北臧镇、采育镇、黄村镇、西红门镇、亦庄镇、旧宫镇;通州区的于家务镇、马驹桥镇。 (四)北部开发重点区

该重点区区域面积164814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为8098公顷,包括延庆县的康庄镇、八达岭镇、永宁镇、旧县镇、张山营镇、四海镇、千家店镇、沈家营镇、大榆树镇、井庄镇、刘斌堡乡、香营乡。

(五)东部开发重点区

该重点区区域面积60056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为3902公顷,包括平谷区的山东庄镇、峪口镇、大华山镇、夏各庄镇、王辛庄镇、韩庄镇、靠山集镇、熊儿寨乡、镇罗营镇。 (六)西南部复垦重点区

该重点区区域面积72213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的潜力为4873公顷,包括房山区的周口店镇、石楼镇、窦店镇、闫村镇、韩村河镇、大石窝镇、长沟镇、琉璃河镇。 四、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

在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重点组织实施9项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