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劝谏艺术的鉴赏与运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2020年高一语文劝谏艺术的鉴赏与运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e2d09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a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劝谏艺术的鉴赏与运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单元说明与教学分析: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内容为先秦历史散文。其中《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三篇文章的内容都表现出了极其高超的劝谏技巧和对话策略。这不仅与初中语文教材《社戏》、《孙权劝学》中的劝说片断有所衔接,更将劝说的内容细致化、集中化。同时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又与第三册“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劝说”相一致。因此备课组经过研讨决定,把第一册和第三册教材内容打通,即把古文阅读与现代口语训练打通,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共同之处加以适当结合,既可以体现本单元的教学特色与教学重点,同时又可以把这些文本当成很好的口语劝说的示范材料。尤其是考虑到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问题,针对他们不知如何有效的劝说别人的现象,我们试图通过单元教学法,在充分完成本单元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劝说语言的策略与技巧的训练,从而充分体现单元教学法的特色与优势。

备课组经过讨论,决定三个人的教学统一思路,整体安排,体现单元“劝谏艺术的鉴赏与运用”这一核心,在了解三篇文章的背景及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三个人的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不同层次,递进地进行教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对本单元课文进行平行对比,从中总结劝谏对话技巧;第二课的教学内容定为与课外拓展比较,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对话双方身份差异对于对话策略的重要意义;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劝说口语表达训练。从课内,到课外,再到实践,三堂课三个层次,通过逐步递进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我们所实践的单元教学,不只是文本层面上的单元教学,同时也试图在教学过程层面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单元总体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高超的劝谏语言技巧和对话策略

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不同意见如何说服对方的口语表达能力 分课教案:

我们用了七课时的时间,先介绍《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的劝谏背景、并疏通文意,在学生完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并明确每一篇在“劝谏”上的不同特点,为后面的课做好铺垫。

劝谏语言与策略的比较(第一课时)

育才学校 黄婷婷

教学目标:

一、分析鉴赏《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三篇课文的劝谏艺术 二、通过比较分析三篇课文在劝谏策略、语言运用上的异同 三、体会在不同环境下的劝谏策略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难点:通过比较分析三篇课文在劝谏策略、语言运用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地狱与天堂的双重时代。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是一个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的时代;但对于那些巧言机变之士来说,却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天堂。 烛之武、邹忌和触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提出问题:

作为劝谏者的烛之武、邹忌和触龙,都是在重重困难中劝谏成功的。但是,就具体情况而言,他们面前的困难又不尽相同。那么,请同学思考,从劝谏双方的地位、关系、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劝谏内容等方面来看,这三者在劝谏时都各自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呢?

请同学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回答问题: 明确答案:

烛之武:时间紧迫、敌强我弱、尖锐的敌我关系

邹忌: 君臣关系带来诸多顾及、涉及的问题尖锐而隐蔽 触龙: 赵太后位高权重、爱子心切、情绪激动而不讲理 相同困难:在劝谏中都处于弱势地位

三、通过讨论和分析,我们已经明确了三个主人公面对的困难都有哪些。那么下面,就请同

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烛之武、邹忌和触龙是怎样来解决这些困难,最终达到成功劝谏的目的的?

请每组同学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来讨论,最后讨论得出的结论要求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回答问题时与原文结合

请学生发言,最后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答案:

烛之武:开门见山(时间短)、语气委婉(敌强我弱)、换位思考、以利诱人(敌我关系) 邹忌: 语气委婉、言语迂回(君臣关系)、以小见大的类比(问题尖锐而隐蔽) 触龙: 言语迂回、语气委婉(情绪激动、位高权重)、由己及彼、以情动人(爱子心切)

四、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三位主人公在面对不同困境和问题时,运用了一系列虽然有所不同,

但是又都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成功劝谏。下面我们就请同学来就我们讨论的结果分析一下,你认为在这三者所使用的方法之中,有哪些是相同的?又有哪些是不同的? 请同学自由发言,在发言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归纳:

同:语气委婉——弱势的地位

抓住问题的核心——利益(烛之武)、治国(邹忌)、爱子(触龙)

异: 烛之武:开门见山(时间紧迫)

邹忌、触龙:言语迂回(时间充分)

烛之武:换位思考、以利诱人(敌我关系)

邹忌: 善用类比、以小见大(问题隐蔽) 触龙: 由己及人、以情动人(爱子心切)

五、课堂总结

面对不同的现实情况要使用不同的劝谏策略,为了使劝谏更有效,在语言技巧上也有诸多讲究。前人的成功事例给予我们诸多启示,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够受益颇多。

触龙与孔子“说”之比较(第二课时)

育才学校 吴昊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引导学生体会鉴赏本文层层递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语言艺术。 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对话双方身份差异对于对话策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分析本文《触龙说赵太后》

(一)明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处境

(二)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充分领会触龙高妙的语言艺术

第一回合:消除戒心,培养感情 第二回合:将心比心,志同道合

第三回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话主题: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爱孩子(只有送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二、课外拓展《季氏将伐颛臾》

(一)明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处境

(二)引导学生了解孔子是通过怎样的对话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学生的

1、当头棒喝,不该讨伐 2、戳穿辩解,明确责任 3、分析道理,指明错误

对话主题:做人应该明辨是非,勇于坚持正义,承担责任

三、分析对比

(一)触龙与孔子在对话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1、态度: 触龙委婉恭顺 孔子直接严厉

2、方法: 触龙迂回劝谏,情理交融 孔子单刀直入,步步紧逼

(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1、主要原因:对话双方身份关系不同(君臣、师生)

2、为什么:臣子对君主不能太直接,太强硬。要顾及君主的颜面和接受能力,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师对于学生不能过于宽松、纵容,要及时指出错误,并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帮其分析认识错误。

四、能力训练

(一)案例分析:举出“刘璋迎刘备入蜀”的事例,要求学生分析三人劝谏失败的原因 (二)虚拟场景:一位同学在抄作业,被老师发现了还要狡辩,请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劝谏语言与策略的运用(第三课时)

育才学校 郭萍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劝谏”的现实意义,并学会运用劝说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劝说策略恰如其分的运用及劝说语言技巧的掌握 二、劝说口语能力表达训练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