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书法的秘诀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典书法的秘诀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e6b625bcd126fff7050b75

或问曰:生宣也不成,熟宣也不成,总不能不用宣纸吧?

宣纸并非不可用,但要看何等宣纸,最好用二十年前生产之宣纸。奈何其价甚高、其货甚少、其用甚苛,不若还是用手工毛边算了。

前面提到欧体是个难题,其实柳体何尝不是个陷阱?想我当年初学书法,见柳体而欣然生喜,不料数年无功而费。抑学书之不勤?抑天份之浅?其实原因在于柳体容易引发错误的运笔方式。

我们见到的柳体楷书,都是碑刻。柳公权的墨迹只有《蒙诏》(《兰亭诗》是假滴),但《蒙诏》又不适合初学。单纯从碑刻柳字下手,最容易形成刻意绕笔围形的弊病,越写越复杂,越写越不自然,越写手越僵。便面上看来字越写越好,但实际上离古人的书写方式越来越远。因此当前一看到初学者写柳体,我立刻感到毛骨悚然。

我小时候写字时崇拜的偶像叫李纯博,写得一手好柳体,获大奖如探囊取物。数十年间隔,近年见到李纯博的书法集,其低劣令我大为诧异。此无他,发展路线错误,虽暂有小成,终妨大业。

尚未到谈及笔法之时,先改正几个基础: 1、选唐代墨迹作为临帖目标; 2、用手工毛边纸练习并创作; 3、写楷书必须要纸上打格子; 4、注重书写动作而不是字型;

如果喜欢柳体,也没关系,其实真正的笔法是相通的,字型好说。你从别的地方了解了笔法,再回过头来写柳,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先说一下对柳体的评价。丁文隽说“诚旋书,运笔结构,过于矫柔矜持??唐书至此,流弊已深,以之作大字则嫌支离,作小字则嫌生硬” 丁的说法也有道理,因为后人就是这样学习柳体的,所以柳体不宜初学。但实际上,柳体运笔非常自然,这个得水平稍微高点才能知道。

其次谈一下唐代墨迹问题,我们可以把隋唐五代当作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墨迹包括: 楷书:无数的敦煌写经、灵飞经、智永千字文、阴符经、汲黯传、自书告身、善见律等等,小楷可以稍微放大临

行书:朱巨川告身、张好好诗、韭花帖、欧阳询诸帖(以张翰为主、千字文为辅)、鹡鸰颂、祭侄稿、土母帖 草书更多了,不列。

其实还有个丰富的“唐代”资源,那就是日本三笔三迹。尤其是小野道风和藤原行成的作品,可以当作唐代作品来看。

然后再说一下唐人法度问题。晋人和宋人,随意的地方多,所以字写得很洒脱。但是正因为洒脱,后人学来反而难以入门,从《兰亭》或苏米当入手,不是个好办法。唐人恪守规矩,从墨本能观察到规范的用笔,至少不会出大毛病。至于对工具的要求,每个时代都很高

的,除了现在,呵呵。这方面只能尽力而为吧,看条件。

学书半途而废,往往因为不得其门。而不得其门,又因为市上谬说纷纭。沈尹默的书论,恐怕就有些问题,慎之!

顺便说一下,敦煌写经里面的萧望之传和王莽传是楷书极品,可以稍放大临。

临江生提到的空海执笔法问题,又是一个重量级问题,稍微多费几句口舌。执笔的问题本来就很复杂,近现代人的曲解使得它更加晦暗不清。 唐代韩方明提出秘传执笔法为双苞,认为普通的单苞不是上乘笔法。孙晓云女士对此有所误解,认为双苞就是拿食指中指两个指头勾住笔,其实双苞就是拇指和食指。那么单苞是啥?看看《校书图》就知道了,用食指勾住叫单苞,现在已经没人这么执笔了,但唐以前很多人这么执笔。

换个说法,空海的执笔法就是双苞。孙晓云的最大问题还不在于几根手指执笔的问题,而在于她误认为古人把毛笔在指头上捻来捻去,而且认为这是笔法秘诀。哎,自误犹可,写出书来误人子弟,不能不让人叹气。 孙小云最直接的错误,是把句子给理解错了。原文是:置笔于大指中节前,居转动之际,以两小指兼中指兼助为力。古文很多时候没有主语,也是个麻烦。“转动之际”的主语,不是毛笔,不是大指,也不是食指、中指、小指,而是手腕。空海没说清楚,孙晓云就猜错了。写字怎么可能捻管呢?除非慢吞吞地写所谓的魏书,新魏书。

沙孟海对空海之笔法也很有兴趣,他从中提出斜执笔的观点,很多弟子赞成。但是他老人家没想到,空海拿笔看起来是斜的不错,但是他左手拿纸也是斜的!所以纸笔之间,基本上还是垂直。沙老斜执笔,趴在桌子上写字,晋唐风韵恐怕难得,最多也就是苏东坡。

当然不可能仅仅通过矫正执笔就达成绝世功夫,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执笔的重要性,超过了很多人的估计。不知诸位看过《逝去的武林》没有?李仲轩老人讲当年师父校正他的身姿,往往不厌其烦,动辄数月。因为静止的姿态不准确,一动起来就散架了。静止的正确了,然后才能传授怎么发力。

不管武学还是书学,的确是有秘笈的。但不是说得到秘诀立刻横行天下,还是要苦练。不过不得法诀者苦练而无功,得诀者行之有效而已。王羲之的孩子多短寿,但书法皆有可观,必定是王羲之秘授了法要。空海来中国一年便书法大进,靠苦练肯定是不成的,其中也必定有秘授。当然也有自悟的,好比黄山谷、张旭等等。

古人作品的巧妙,是天然去雕饰之妙。刻意安排的巧妙,很快就会达到一定高度,然后每况愈下。自然得来的巧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入佳境。

当代书家,大多鼎盛于中年,然后越写越差。无他,年老气衰,无力造作故。反观古代书家,有人书俱老之说。不可不深思!

改正的方法,就是减少视觉在书法中的作用,而要增加身心在书写过程中的敏感。具体操作办法是:写字的时候闭上一只眼睛,或者两眼稍微游离于字外,这时关注一下身体的运

动:是舒适、流畅、携带、僵硬??

1、手写草诀歌是明末韩道亨写的,集字版的草诀歌是集的王羲之字,有可能宋代就出现了。但是这两个版本都比较差,不推荐。

2、结字和笔法,当然是笔法为上。具体来说,字型的安排要依照运笔的力度而定。譬如写一个横,为什么有的横长,有的横短?那是因为长横有未尽之力,所以要长;短横有回转之力,所以短。你仔细观察一下古人字迹中的“貝”中两小横,都是极其干脆利落,甚至两头不着边,那就是他们控笔向反向极速运动的结果。现代人不明所以,也要慢慢在贝中间点上两个小点,结果无异东施效颦。

赵孟頫说得很好: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其实结字不仅因时相传,甚至因人而异,所以古人写字千姿百态,甚至每个人不同时候写的字型都不一样。但笔法是相通的! 正因为笔法重要性超过了结字,所以我一再安慰大家写得不像没关系。实在是当前的书法教育,太注重形似了,最终临创脱节。临得很像,创作时没一笔象。其实应该反过来,注重用笔。这样临的时候不太象,但创作出来却神采酷肖。

关于颜柳,的确很难向行书转——虽然颜柳本人的行书都很棒。从汉隶入手也是不错的办法,如果能注意到汉代墨迹隶书的话。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基本上是汉代定型的,无论结构还是笔法。楷书、行书、草书,都出于隶书。

清月映郭对用笔已经比较留意,控笔能力也不错,腕部比较灵活。下一步应该训练的就是书写速度:

1、找个好点的版本,注意一下圣教序里面有游丝的地方。游丝说明这个地方书写速度是很快的,要用同样快的速度临写,当然写不出游丝没关系,知道这里要加速就成。 2、注意一下字中“打结”的地方,就是笔画比较重的地方。笔画重的地方,不是毛笔往下压形成的,是说明这个地方有急刹车。那么你也要跟着急刹车,注意前面把速度先提起来。

3、虽然速度快,但不要笔锋不要局限于字型内部运转,要观察到笔锋在字外空间的运转。把笔抡开了写,但落到纸上要有节制,明白?

圣教的结构近乎完美,所以要坚持不为所动,还是要盯着内在的笔路。如果找不出笔路,可以参考半截碑。

你用的毛边是机制的吧?机制毛边缺乏弹性,换手工的。

描笔肯定是错误的!偶尔描一下,可以;总是描两下,恶习。但我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现在人写不出自然的棱角:一、笔法错误;二、纸笔不合。 然后说一下近墨者智临写的苏体:

1、老问题,字太大了!苏轼写多大,我们就写多大,大小很重要!

2、为什么字的大小重要?因为速度很重要。你看苏轼原作何等精神!精神从哪里来?从速度来!这个速度不是野马奔腾一般的速度,而是一种寸劲,也就是方寸之间猝然发力的能力。仔细看苏轼原作,体会一下他的闪转腾挪。

3、发力的初步,在于下笔之后的调锋,这个动作很细微而且快速,只能自己体会。反正不能把毛笔平着拖过去,这样平拖过去的笔画没有力度。但是也不能慢慢地扭来扭去,同样会降低笔画质量。观察一下原作细节慢慢会明白,所以临习的碑帖质量要稍高一点。

4、先不要通临,一个字一个字地吃透。什么程度叫吃透?写得有愉悦感就叫吃透。

工具的选择很重要,如果我们选对正确的纸和笔,学书的过程会节省很多时间。最好的纸,是自己加工的纸,以后再说。但笔总不能自己加工吧?所以要购买尼龙少一些的硬毫,很多一二十年前的老笔添加的尼龙较少,比较趁手。但是上哪里找那么多老笔啊?只好购买当前生产的小狼毫,不能用太便宜的,因为那肯定是尼龙做的。

怎么区别尼龙和兽毫呢?看弹性。劲道十足的,是尼龙!兽毫刚泡开是非常柔软的,无论紫毫、狼毫还是羊毫。但经过墨汁浸泡一夜之后,兽毫会逐渐变得有弹性。也就是说,兽毫是活的,会越写越舒服。而尼龙是死的,买来啥样,最后也啥样。 为什么不许用长锋?不仅是因为历史上没这个东西,更是因为长锋不会把手腕的节奏传达到纸墨上。曾经听说,硬毫练不出笔力,要用羊毫才能练出笔力。这个说法貌似有理,其实是蒙人。我不否认绝顶高手飞花摘叶,用羊毫也能精神爽利。但是我们会让一个初学者拿着纸剑练习发力?

从古典书法的角度来看,太过于现代了,见墨而不见笔。其实这种风格是当前的主流,展厅、题字大多是类似风格,追求大气、磅礴和对比。

而古典书法的目的,却恰好不是为了展览。大多数情况下,书写是为了自得其乐,或者与一二好友共赏。

我们必须在近当代形成的书风和古典书风之间进行取舍,不能脚踩两只船,没有中间路线可以走。

或有问曰:现代人咋了?现代人的东西就不好?古代人的就一定好?

是这样的:现代人的东西也好,但大多是第一印象好,越看越没东西。古典的好,是初看起来很平淡,甚至平庸,但是却越看越好,越看越耐看。 其中两者分别的关键,不是结体、不是章法、不是布局,是笔法!说白了就是线条质量。就这么简单几条线,怎么写出质量?这就是秘密所在。

董其昌提出的是攒捉:“ 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 躜捉本是拳学术语,我认为比董其昌提出的攒捉、放纵更为生动。躜,马蓄力前跃;捉,控马急停转向。书法,有点象拳法中的一打多。

我们学古人,就是拆解他们躜捉的动作,而不是模仿纸上的字型。

临柳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关注字型和笔画形状。

在学习柳体的教材中,会有很多诸如“中宫紧缩,四周开张”之类的结构规律分析,或许还有“斩钉截铁、横斜竖正”的笔画分析。

但是我们拿这些规律去写一幅柳体的作品,会成功吗?一般不会。大家大概会注意到,写柳体风格的作品,一般字数不太多。何故?因为都是集字而成,一多就露馅了。集字是集字,创作是创作,这是两码事。简要而言,如果我们从字的结构和笔画入手,是不可能把柳体化为自己的营养的!

其实诸家皆然,不过柳体把这个问题给放大了。因为柳体的笔画比较奇特,看起来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