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从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e974f904a1b0717fd5dd08

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问题研究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如何立足于基层一线,多途径培养选拔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关系到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鉴于此,我们把“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问题”作为2009年的重点课题,对目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就如何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全市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现状

近年来,全市根据干部队伍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途径和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任职,培养基层优秀年轻干部

全市根据工作安排,每年通过选派市、县区等单位年轻干部到招商、重点工程、农村等任职,培养年轻干部。任期一般为2-3年,或根据工程期限而定。

1、选派年轻干部到招商分局任职,在招商引资主战场上培养干部。今年11月份以来,全市成立了6个招商分局和18个招商小分队,进行驻点招商和专业招商。招商引资既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又是培养干部的主战场。组织部门利用这个机会,选派26名和36名处级干部分别到招商分局和招商小分队任职,选派4名科级干部到招商分局任职。另外,18个招商小分队各自选派了1-3名业务骨干进行专职招商。

2、选派年轻干部到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任职,在急难险重岗位上培养干部。为推进城市化建设,全市每年都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这些工程往往投入多、影响大、任务重、要求高,迫切需要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到项目一线与广大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团结奋战,共克时艰。两年来,共选派近10名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任职锻炼。为配合全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目前正在筹划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全市5个建设指挥部工作。选派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任职锻炼,逐渐成为全市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

3、选派年轻干部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在艰苦环境中培养干部。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锻炼年轻干部,自2008年起,全市共选聘了80多名选聘生到村任职。另外,全市共分三批次选派117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把他们放在基层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从源头上、基础上、长远上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

(二)通过挂职,培养基层优秀年轻干部

挂职分为由上级部门到下级部门的“下挂”、由下级部门到上级部门的“上挂”、由平级单位相互之间的“平挂”等,挂职时间一般为6-12月。

1、选派年轻干部到信访、电话办等部门挂职,在处理复杂问题中培养干部。处理信访事件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烦”的工作,但也是最能够锻炼年轻干部成长的地方。为加强全市信访力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信访局、电话办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年轻干部开展群众工作和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水平。几年来,共选派20余名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到市信访局和市电话办挂职。

2、选派年轻干部到东部发达地区及上级部门挂职,在实践磨练中培养干部。为使年轻干部了解熟悉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经验,感受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开阔思维,解放思想观念,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先后与上海、杭州、厦门等地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选派1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这些

2

地区挂职。为提高年轻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协调能力,两年来,选送10余名年轻干部到国家科技部、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等上级机关进行挂职锻炼。

(三)通过竞争,培养基层优秀年轻干部

1、通过公开选拔方式选拔年轻科级干部。全市在加强年轻干部选任的同时,逐步加大以公开选拔方式选拔年轻干部的力度。从2007年开始,连续两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60名30岁以下的年轻科级干部,特别是 2008年,打破了报考人员身份限制,在选拔的30名科级干部中,有多名同志来自企事业、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2008年,又在副科级干部中选拔一批正科级干部,并根据各自特点,把他们乡镇、街道、区经济园区等基层部门任职。

2、通过公开选拔、空位公推等方式选拔县处级干部。全市在选拔县处级干部工作中,不论资排辈,大胆提拔使用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两年来,共有112名4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占同期提拔干部数的63.6%。在通过常规性选拔县处级干部的同时,通过公开选拔和空位公推等竞争性方式选拔县处级干部,两年来,通过公开选拔和空位公推等竞争性方式产生了14名县处级干部,其中,来自事业单位有4名,来自乡镇、街道负责人有3名。

二、目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面上情况看,无论从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特点,还是从目前培养选拔基层干部的实践途径、培养方式看,与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一)存在的问题

1、一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工作配合不够。认为培养年轻干部是组织部门的事,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往往不主动、不配合。如,人员抽调难,选派干部到重点工程挂职锻炼、到农村任职等,

3

不是按组织部门的要求选拔优秀的、有发展潜力者,而是选择相对空闲部门的中层干部,或者选一般干部以报数凑合,存在着应付现象。有的基层单位由于受挂职时间短等因素影响,仅仅把挂职干部当成一般劳动力使用,写写材料、填填表格,不压担子,不给以独当一面的工作机会等,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2、全市公务员队伍来源存在比较单一问题。根据近两年全市新进公务员情况来看,存在来源结构单一问题。在最近全市每年新进公务员中,来源有三种:应历届高校毕业生、军转干部及调任转任的其他人员,其中,应历届高校毕业生和军转干部两项相加占95%以上,余下应包括企事业及其他社会成员等还不到5%。可以说,目前公务员干部队伍的来源主要有这两种人组成,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军转干部也将日益减少,公务员来源越发的呈现出单一性、趋同性,这对领导干部了解基层和生产一线情况,做群众工作等极为不利。

3、有关选派干部挂职工作存在较多问题。调查得知,目前,在乡镇,由上级机关选派挂职或任职的较多,而从乡镇、街道、企事业等基层单位选派到上级机关挂职或任职却很少,出现“下挂的多、上挂的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多数基层干部认为挂职干部都是来“镀金”的;目前不管是到基层还是到上级机关挂职,其具体操作还存在过程、程序不公开、选派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目前各种挂职干部人选,基本上都是单位推荐、组织选派等常规性方式确定挂职人选,导致好多挂职干部不是最优秀的人选。

4、一些基层单位对优秀年轻干部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地方存在重选拔、轻培养,培养与使用脱节等现象;对年轻干部的管理不够细致,在培训、轮岗等方面不到位;受论资排辈旧俗影响大胆起用年轻干部方面缩手缩脚;有的以中心工作多和“上挂”锻炼名义为由,把刚下派的年轻干部借用到上级机关工作,“下派”变成了“上挂”,造成一些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