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乞丐问题浅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清朝乞丐问题浅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f09901eff9aef8941e06cb

渐形成一种习惯,荒年逃荒乞讨,丰年也不例外。在清代,江苏、安徽、淮北地区最具典型性,“凤阳花鼓”、“凤阳婆”可谓是家喻户晓。《清稗类钞》中记载:“江、浙接壤处所,每入冬,辄有凤阳流民行乞于市,岁以为常。”①另有史书说:“明太祖时,徙苏松杭嘉湖富民十四万户以实凤阳,逃归者有禁,是以托丐潜回省墓探亲,习以为俗,至今不改”。光绪三年,皖北丰收,而照例到扬州“逃荒”者不减当年。[6]对此最好的解释便是,以流浪乞讨为业已经成为一种民风、民性,并随时间传承了下来。

第五,就业不充分。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在许多生产领域中使用雇工的现象日益增多。但资本主义萌芽毕竟发展缓慢,提供的可供剩余劳动力填充的位置有限,很多人没有厂家可工作,造成无业者多。另外,自然经济始终是清前中期的基本经济形态,这种“男耕女织”即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勉强维持着社会的平衡。农民虽然耕地少,但可以依靠织布、纺纱来增加额外收入,勉强地生活着。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洋纱洋布逐渐瓦解了自然经济,充斥了中国的市场,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倒闭,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在耕与织相结合的经济形态解体后,千百万的失业人口与农民,依赖着一小块土地生活,难以维持生计,这就为乞丐的扩充提供了来源。

四、清朝乞丐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一)清朝乞丐的不良影响

曲彦斌的《乞丐史》分析:“乞丐社会的群体性堕落,最早也是唐五代以来,经宋、元,至明、清尤为显著。”②清朝因贫困而乞讨的乞丐,较之以前有了不小的缩减,尤其是以丐帮为组织形式下的乞丐,给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一,清代乞丐成份芜杂,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清代很多乞丐并非弱势群体,并不循规蹈矩地乞讨,而是在丐头的操纵下,强行乞讨,欺凌弱小。在闽南晋江地区:“缘有不法恶丐,贪婪无厌,窥龄等乡小人稀,强乞图赖,索钱不已,继以索饭,稍拂意辄抛石投秽,百端横行,难以杖举。”③如果遇到有喜、丧等事,就更加猖狂。

第二,丐匪合一,扰乱社会安定。没有生存保障的乞丐为了活命,就是踏上毁灭之途,同匪为盟,也在所不惜。这就更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更刺激了乞丐的产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清代闽台地区“各属有丐头名目,阳为约束群丐,实则把持乡里,遇民间红白事,索讨花红酒食,稍不如意,卧辙睡圹,误其吉辰,甚或移尺囊首,置人户内,以恣讹诈,谓之‘丐匪’。”④严重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生活。

第三,影响国民性格。乞丐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一般人所鄙视,其堕落的不思进取的性格,足以泯灭人的廉耻之心,对经济,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毒化社会空气。同时受乞丐不劳而获、安于现状的寄生性生活态度的影响,行乞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一种职业选择,这对民族道德具有极大的腐蚀性。

由此可见,乞丐中虽确有可怜者,但也确实存在大量渣滓,给社会造成了许多危害。因此不管是出于对乞丐的救助还是整治,对乞丐进行管理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的。

管仲曾说:“民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无妻无子,谓之老鳏。无夫无子,谓之老寡。此三人者,皆就官而众,可事者不可事者,食如言而勿遗。多者为功,寡者为罪。是以路无行乞者也。路有行乞者,则相之罪也。”⑤此论为解决乞丐问题提供了思路,此后,历朝对乞丐基本都有收容制度。如宋朝设有“卑田院”、“福田院”等乞丐收容机构。明朝

①②

徐珂.清稗类钞[Z].北京:中华书局,1986.5475. 曲彦斌.乞丐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20. ③

粘良图.晋江碑刻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73. ④

郭柏苍、刘永松.乌石山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76. ⑤

管仲.管子[Z].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566.

第 5 页

朱元璋因是乞丐出身,故洪武初年即诏令天下设养济院以处孤贫无依者。中国古代历朝对乞丐的管理,基本采用收容救助的办法,这从政策上说并没有多少新意,但都为清朝管理乞丐问题提供了借鉴。清代对乞丐的管理实现了制度化,承认了乞丐的职业化,是历代对乞丐管理的最高峰。

(二)清朝管理乞丐的措施 在清代,社会上设有“养济院”、“栖留所”、“习艺院”、“孤老院”、“赈贫司”、“普济堂”等乞丐收容机构,并且设置相当普遍。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槐西杂志》记曰:“育婴堂、养济院,是处有之。”①这些乞丐收容机构,如养济院的院长,是由乞丐充任的,是官颁丐头,以乞丐治乞丐。

清政府将乞丐编入地方保甲组织中进行管理,主要有四种办法:

第一,选立丐头为管束之人。丐头本身也是乞丐,但他是官方指定的保甲长。其人选可由栖居地段的民户保长推荐,也可由管辖地段的衙役指定。

第二,查造丐户牌册。乞丐的保甲册牌名为“丐头循环册”,列有丐头的姓名、管理乞丐的人数、年龄、籍贯、体貌特征和栖身之所,相当于今天的户籍手册。由于乞丐成员经常变动,所以在这个循环册上还需要写明旧管几人、新收几人、开除几人、实有几人。此外,册上还注明乞丐只许在指定范围内行乞,不许硬索强讨。丐头循环册必须每月月终送县里倒换。县上还各发给一块腰牌,每个乞丐必须随身携带,挂在腰间,以便随时检查。如有乞丐病故,或另迁他处,丐头对号收回腰牌,上交县政府,并在册内注销。

第三,设立栖流所,安置老幼乞丐,禁止散处。为了减少乞丐流动,清政府在各地设立栖流所集中安置,但是所谓的栖流所就是偏辟处的空房或现有的空庙。清乾隆时,京师共设有六处栖流所,每年户部拨出银两,安置乞丐。

第四,驱逐少壮乞丐。清代对少壮乞丐的管理办法是:不得入住栖流所,问明原籍,报官送回原籍后,强迫他们劳动就业。对于少壮乞丐的年龄也有规定:除年龄在七十岁以上,十三岁以下及身有残疾者以外,其他游食僧道、乞食壮丁,一律遣还原籍。[8]

从制度层面上看,清政府的乞丐管理办法十分周密,其目的是将乞丐纳入到地方组织的管辖之中。它把乞丐管理设为常设性的工作,肯定乞丐行乞的合法性,从制度上保证乞丐的行乞权,并对乞丐本身加以区分,显出制度的人性化倾向,这与历朝历代的救济制度相比,显然是一大进步。但是“至有清以来,各地分设的乞丐处、花子院之类收容乞丐机关,多为丐头把持,成为帮会、地痞等黑社会的活动据点。”②清朝对乞丐的管理具有很大的漏洞。

在清朝末期,清政府一方面继续采取一些传统的赈抚政策,如发放救济粮食,收养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力者,另一方面,清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更为积极的措施。清末在“振兴实业”口号的推动下,清政府设立了“工艺局”,以解决乞丐问题为宗旨,收养贫苦无依者,教给他们一定的工艺。光绪二十九年九月,清政府首开工艺局,收养乞丐游民,同时对收留对象也进行了一些限制:身家清白,贫穷而无所归者为优先收留对象;本有行业,但遭遇困难而流离者次之;平日里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再次之;那些甘心下流,近于邪避者为最差考虑对象。[3]

这些工艺局、教养院安置了部分乞丐,解决了部分乞丐的生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乞丐的文化素质,减少了社会部分不稳定因素,同时这部分人也创造了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受收留条件的限制,能被工艺局、收容所收养的毕竟是乞丐大军中的极少数,而且他们造出的产品缺乏社会竞争力,不仅成本高,而且产品质量差。另外,经费没有保障,仅靠国库拔款难以维持,而且其中又有一部分官员中饱私囊,因而成效不大。

①②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85. 曲彦斌.乞丐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238.

第 6 页

清朝除中央政府推行了一些积极政策,地方上也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主要是由府县主管负责,通过颁布有关地方规章,用行政手段进行具体管理。此外,民间也自发制定了一些有关禁止强乞的乡规民约,作为乡民对乞丐问题的一种策应,其中地方乡绅成为推动乡村乞丐管理的重要力量,如乾隆十七年的和平《五乡合禁碑》,就是“集五乡衿耆,设立禁条”。①

清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清朝乞丐问题自始至终都很严重。如果不解决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离村问题,不使城市工商业勃兴,乞丐问题无法得到真正而彻底地解决。

总的来说,清朝乞丐的生活习俗是中国古代乞丐生活习俗的一个缩影,并且乞丐组织——丐帮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清朝乞丐大量存在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天灾人祸、人地矛盾、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要综合分析。清政府针对乞丐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采取了一些新的救济和治理措施,为我们解决当今乞丐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光照.中国古代乞丐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徐珂.清稗类钞[Z].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李红英.略论近代中国社会的职业乞丐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1).

谭棣华、曹腾菲、洗剑民.广东碑刻集[Z].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21.

第 7 页

[4] 周德钧.乞丐的历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5] 王新民.晚清的乞丐[J].政府法制,2004.(3).

[6] 池子华、朱琳.中国历代流民掠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7] 曲彦斌.乞丐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8] 杨恒.禁乞令与清代乞丐管理制[N].甘肃日报,2004-01-20.(T00). [9]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10] 戴逸、李文海.清通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11] 车吉心.中华野史[Z].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 [12] 管仲.管子[Z].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Simple Analysis of Beggar’s problem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bstract:Though the Qing Dynasty beggars inheriting their previous way of living,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ir begging. Because of nature and man-made disaster, population and land contradic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ate and so on, The Qing Dynasty beggar's quantity, the organization all had a bigger development, The Qing government from as central all has taken measure as the place to tackle these problems. This supplies some experiences for the problem of begging to be draw on .

Key words:beggar; management; the Qing Dynasty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