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c0451025727a5e9856a6180

我们的耳朵先“看”到了春天,那也让我们的歌声飘在春天里吧! 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能发现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采用听唱法,可跟琴声模唱)

草哨儿真厉害,吹出了春天来,摘草叶,口中吹,哨音像银铃,越吹越欢欣。于是曲作者觉得原来的单旋律已不能满足了,这样,用轮唱,达到充实情绪的效果。你们有信心唱好么?

(听、唱与歌谱结合) 3、 完整的表达歌曲

歌曲中有三段,这三段我们都一齐唱?可以有些变化吗?你想怎样设计呢?

(领唱齐唱、对唱齐唱、小组轮唱唱…) 真好,那我们按照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演唱《芦笛》,你理解了吗?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4、认识拍号:二四拍。知道其意义及强弱,通过演唱歌曲边击掌捻指感受歌曲强弱。

三、拓展延伸 我的创造 制作简易吹管乐器

方案一:你可以用一片青草叶制成一个简单的乐器。找一片大的青草叶,用两只拇指并拢把叶片夹紧。现在从你的拇指间在叶片边缘上吹气。叶片会振动并产生很大的声音。

方案二:

你可以用一根普通的吸管做出另一种乐器。把吸管的一端压平,把两个角剪掉。把剪好的那一边轻轻地放在你的嘴唇之间,然后轻轻地吹。当你吹气时,你使两片“簧片”之间的空气冲出去,而使簧片产生振动。簧片的振动使吸管内的所有空气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振动。

四、 总结下课

一首《芦笛》,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真是高兴!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小鼓手进行曲》 动音乐游戏:学做小鼓手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小鼓手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通过“学做小鼓手”这个音乐游戏,学生能准确地感受音乐中的强弱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科的教学内容均于打击乐有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围绕“打击乐器”这根主线,把唱、听、动等活动有机地、自然地糅合于一体。

《小鼓手进行曲》这是一首C大调歌曲,四四拍,表现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演唱时注意唱准第二小节中附点八分音符,以及注意两个结尾的小小区别。

音乐游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玩得开心,也要关注学生是否从“玩”中学到知识。

教学准备:

钢琴,大鼓,小鼓,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教学重点:

感受和了解进行曲体裁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形式师生问好 二、趣味游戏,激发兴趣

1、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以为神秘的朋友! 生:略

(师出示: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师:这些小米粒不光漂亮,而且很神奇,还会跳舞呢!不信,你们瞧!

2、师演示:把小米粒防在小鼓鼓面上,以不同的力度击鼓,小鼓敲得响,米粒就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就跳得低。

以《小鼓手进行曲》的音乐作为伴奏乐,每拍一次为敲击的鼓点。 3、师:小朋友看到鼓面上的这些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呢? 4、生:老师的小鼓敲得响,米粒就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就跳得低。

师:这些小米粒真不愧是老师的好朋友,他们和老师配合得多默契啊!小朋友们想不想试试?

具体方法:

〈1〉老师弹奏《小鼓手进行曲》,随时改变音乐的强弱,要求学生作出敏捷的反应,根据老师弹奏力度的变化改变自己敲击的力度。

〈2〉 请学生表演的同时,又可以重复听到《小鼓手进行曲》,从而给学生留下颇深刻的音乐印象,为下一环节学唱歌曲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学唱歌曲

导语;小朋友们敲得真不错奖励一下吧,老师把一首《小鼓手进行曲》送给你们。

具体方法:

〈1〉放录音,听范唱

〈2〉跟录音,唱歌词(因前面作了大量的铺垫工作,相信这个环节比较容易完成。)

〈3〉歌曲处理,同时附带讲关于进行曲的小知识,让学生很好地对进行曲有所了解,并能初步地掌握。

即:进行曲是以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主要指军队用以弘扬军威,鼓舞士气,整齐步伐的音乐,进行曲通常有简单而鲜明有力的节奏和整齐规律的乐句构成,听起来雄壮有进行感。如:《小鼓手进行曲》一样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感觉坚定有利,雄壮刚健的就是进行曲。

〈4〉引出大鼓

为配合行进是步伐一致的要求,大鼓一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 四、音乐游戏

大鼓:X X | X X | XX 0 | X 0 |

小鼓:X XX X XX |X XX X XX | XX XXXX |X 0 XXXX | 具体方法:

〈1〉分开练习,“小鼓手”敲打乐器,学生跟着鼓点可以踏步或行进。这样一来为学生感受具有进行曲风格特点的歌曲提供了帮助,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热情,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合奏练习。 五、总结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唱:《手拉手》 认: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目的:

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