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09~14年复试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华东理工09~14年复试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c35ecf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4

RT 2 语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2014)

一、选择题 选择题部分都很简单,有考错别字、成语、汉语常识、诗词理解、逻辑推理(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逻辑推理部分)、文献阅读。选择题基本上都能拿满分吧,不用专门准备。我尽量回忆,基本乱序,欢迎补充。

(一)汉语言综合运用

1、错别字,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答案是:“有志者事竟成”。其他选项不记得了

2、成语题,选运用成语正确的选项,答案是:“汗牛充栋”,其他选项有:良莠不齐 etc.

3、汉语知识,问苏轼诗中的“韩文公”指的是谁,答案是:“韩愈”, 4、古汉语知识,问: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中的“百里榆堤半日风”啥意思,答案是:”形容行船速度很快“,其他选项有:风很大呀吹了大半天之类的, (二)逻辑推理

(跟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题一样,如果你非要复习的话就去看看吧,不然你会觉得我接下来说的话很无厘头-_-|||)

1、两块地儿做对比试验,种庄稼(茄子?),一块有遮盖一块没有,结果产量差不多,得出结论光照不影响庄稼产量,问最有力削弱这一论点的论据。

答案是:“两块地儿的肥沃程度不一样”(这道题印象极其模糊,不过这种题就是这个意思吧,感受一下就好~)

21

2、某砖家赞成延长退休年限,理由是可以增加消费刺激GDP增长,问最有力削弱这一论点的论据。

答案是:“砖家的论点基于未退休的老人消费能力比退休老人消费能力高这一不靠谱假设” (三)阅读理解

(给了一篇介绍温室效应导致海水酸化的科普文,原文跟这篇文章差不多,见附录一:《海水酸化速度达3亿年来最快将产生严重后果》 ) 1、数据题,跟行测的读数据部分差不多,内容不记得。

2、3、4,考察对文章的理解和逻辑,比如老大叫牛A,老三叫牛C,问老二可能叫啥……(好吧,内容不记得) 二、读书文摘

给了一篇关于“衡阳黄金大米事件”的报道文章,然后一道简答题,一道文摘题(把整篇文章写成四百字左右的读书笔记,要交代事件始末),原文见附录二:《关于《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论文的调查情况通报》

1、问:文章中的科研人员违背了哪些科学原则?侵犯了试验对象的哪些权利?

(大致是这么问的,答案见附录三:《\黄金大米\种出三声叹息:骗了孩子 毁了道德 伤了科研》)

2、写一篇读书笔记,要求400字以上,囊括事件始末。

我当时冥思苦想了十分钟以后才巴拉巴拉开始写,哦忘了说答题纸是白纸,字丑的孩子,看完可以滚去练字了ヽ(`⌒′)ノ

22

三、作文

600字以上,答题纸木有格子,白纸,

今年的题目给了一段材料,是年初颇具争议的新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仁健的最新研究指出,在北京PM2.5的6个重要来源中,汽车尾气的贡献度只有4%,远低于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垃圾焚烧、工业污染等其他来源。”然后又引用中科另一位研究人员贺泓的澄清文章说之所以得出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率只有4%这一“匪夷所思”的结论,是因为:“该论文指出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不足4%,其研究结果未包含机动车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形成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

然后对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关于对这一新闻的讨论,可以参考附录四:《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闹乌龙 汽车对雾霾贡献不止4%》

最后我选的角度是:科研人员撰写科技文章的时候应该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分清公众和科研人员的区别,以免公众对科研成果造成误读,降低科学的可信度。

我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准备提前交卷了,好牛逼的样子,搞得我炒鸡紧张!后来出分一查,那些提前交卷的同学妥妥的被我甩出半条街,所以考语文还是淡定些,不要毛毛躁躁的好。

23

PART 1 英语听力部分

一、短对话

大概八小题,只读一遍,对话两三句,和英语六级一模一样,十分怀疑就是从哪份卷子里截出来的(题目的Directions和题目内容口音不一样我会乱说? 二、长对话

大概六小题,只读一遍,问题部分会重复读一遍,这种题目跟

四六级不一样,主要是A和B巴拉巴拉巴巴拉拉扯了一堆(有分场景的,比如上历史课,或者在小组讨论,或者有个学生在讲presentation之类),然后问:“Why he/she/the teacher/the student said this:XXXXXXXXXX”(XX部分是对话原文)。即问你A或B在讲某一句话的意图,注意不是问那句话啥意思,是问“WHY”,为什么说那句话。

————————————————————————————

举个栗子(真的只是栗子,不是真题):

A:Julianna, it's getting late now, have you got a car? B: No, my boy friend is comming .

Question: Why the women said:\comming\

A, 她真的有男朋友,而且还准备来接她。 ×

B, 逗比,这样就想泡老娘?滚粗!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