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专题二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二部分专题二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c548a6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f

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

答案: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读懂诗歌的方法]

“泡”开诗歌的五大关键点

古代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意象错落,情感丰富——像茶叶一样,不泡是无法品的。读诗歌要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和作者;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形象,整合诗歌意象;调动联想和想象,在思维里还原诗歌的情境。具体到“泡”有五大关键点:“泡”题目,“泡”作者,“泡”注释,“泡”诗句,“泡”情感。然而不同的诗歌其“泡”的环节也不尽相同,即五个环节不一定全部包括,视具体诗歌而定。经由各个环节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变成一篇散文或故事,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秋夜纪怀 [宋] 陆 游

①②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③④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泡开”诗歌的关键]

关键一:“泡”题目——初判题材。题目“秋夜纪怀”意为“在秋天的夜晚记述自己的心情”。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诗。

关键二:“泡”作者——知人论世。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一生笔耕不辍,其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特点,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三:“泡”注释——提取信息。散关,即大散关。可联系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来理解。大散关位于当时宋与金的西部边界,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关键四:“泡”诗句——翻译诗句。

①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飘浮在天空之上。 “北斗”指天上的星宿,“明河”指银河,“莽苍”“太清”指夜空。“垂”“浮”二字生动地表现了秋夜星空高远的特点。

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本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风林”“叶下”“露草”“百虫”等深秋景物,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③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间写成了这首诗。

颈联点明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写作这首诗的情形。“病减”也为后文“炬火驿前迎”做了铺垫。

④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5

尾联,作者走笔抒怀,虽是卧病,然病中所思,诗中所吟,仍是难以忘怀的大散关边防重地,是抗金作战的前线。

关键五:“泡”情感——晓情明旨。从整首诗来看,前两联写秋夜的自然环境,第三联写诗人自己的生活状况,尾联应该是诗人委婉抒发情感的内容,是领悟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关键内容。尾联中诗人想着“散关路”,说明诗人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病情稍有好转就“炬火驿前迎”体现了诗人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体悟到这一步,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诗歌。

[依法答题]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答: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