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名校中考真题】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金属和金属材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附20套名校中考真题】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金属和金属材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cb47c5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35

31. 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

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1)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 粉末为Fe2O3 色 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 ______ 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定量实验:

取该粉末4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结论 粉末Cu

①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②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B装置是用于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______。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水

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③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

解: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 B、牛奶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B错;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3.【答案】D 【解析】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

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钠、纯碱是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盐的特征、氧化物的特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

解:A、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物质不变质,故不符合;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不变质,故符合; D、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故不符合, 故选:C。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 本题考查了物质贮存及变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 6.【答案】B 【解析】

解:A、胆汁、胰液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胃液的pH比唾液的小,胃液比唾液酸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C、胰液的pH比胆汁的大,胰液比胆汁碱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铝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且无毒、无害,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

解:A、谷氨酸是由谷氨酸分子构成的,1个谷氨酸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谷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谷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1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谷氨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谷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谷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