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业务》主观题及答案(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业务》主观题及答案(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cd703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d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业务》主观题及答案(二)

三、简答题

1、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2、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案例分析

1、对所给新闻线索进行深入采访,制定出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

新闻线索:据新华社电今年起至2008年,全国将实施“保护生命、平安现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 2、指出并分析所给广播新闻稿的结构特色。

《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恢复了莺歌海盆地的石油勘探作业》 去年10月,阿科公司租用的“爪哇海号”钻井船…… 五、写作题

1、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或电视)新闻导语。 《黑车营运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安全》

为把打击黑车行动进行到底,北京市首次成立了“北京打击机动车非法营运工作协调小组”。 4月35日零时起,北京市展开打击机动车非法营运、维护市场秩序的“狂飙行动”。

此次行动时间为一个月,此次“打黑”战役中,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将全面开展联合执法。首次成立的协调小组将统一协调、指挥全市打击机动车非法营运工作。 2、给材料写作。要求:

(1)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300字左右。 (2)为你撰写的消息配发一则广播消息,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 (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据;

(3)栏目的整体层次定位。它要确定栏目是针对一般大众,还是特殊需求群体;是专业化的栏目定位,还是普及性、通俗化的栏目定位;

(4)根据目标人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 (5)确定栏目的特色与风格,避免与其他栏目雷同,确立自己的栏目个性;

(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此外还要注意协调与其他相邻栏目间的配合,形成长短时间、风格各殊的互补格局,以便提高传播效果。

2、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电台、电视台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具有突出的新闻性和政治性。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更具时效性。这与广播电视节目诉传播速度快、制作工序较少、流程较短密切相关。

(2)平易亲切。广播电视媒介在新闻评论中一方面可以吸引广大受众参与评论,让受众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评论的语言也更加通俗化、口语化。

(3)生动形象。广播电视媒介可以通过多样性的信息符号(声音、图像)交替背景、再现时空、营造气氛,使评论更加形象、生动。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其他媒介采访有相同之处,又有它独特的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带机采访,也就是用录音设备和摄像设备录取声音、画面等现场素材。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由于带机采访的特殊性,采访与部分报道同步进行,使报道在采访过程中体现,进而产生了“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

(3)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广播电视新闻中,新闻报道的形式与新闻素材的获取方式及采访方式密切关联。

(4)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除了调查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记者同时也是受众面容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记者通过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活动参与新闻的制作。 (5)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于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与第一个特性是相关的。

(6)对于电视新闻来说,采访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电视新闻采访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四、案例分析题

1、答题要点:(1)深入分析材料,根据新闻线索寻找新闻点,考虑采访计划。 (2)遵循采访提纲写作要求,结构完整,思考全面。 (3)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2、答题要点:(1)确定倒金字塔结构。 (2)结合材料分析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缺点。 (3)语言简洁,层次清楚。 五、写作题。1、答题要求:

(1)筛选新闻信息,掌握材料要点,确定新闻要素。 (2)根据材料特点,确定导语类型。 (3)符合视听规律。 (4)语言简练,具体形象。 2、(1)答题要点:

A、熟读材料掌握新闻事实,确定新闻主题。 B、主题集中,思路清晰。 C、选择合适的消息结构。

D、遵循广播传播特色,语言通俗、精练、鲜活。 E、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2)答题要点:

A、选择好评论主题,找准评论切入点。 B、夹叙夹议,由浅入深。

C、遵循广播的传播规律,语言大众化,避免空谈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