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教案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ce56311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a

15 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中的两首古诗分别向我们展现了夏天和春天的美景。学习古诗离不开想象,所以在本教学设计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优美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注重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古诗。另外,学习古诗的同时,进行随文识字,用多样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妙趣横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黄鹂、白鹭的图片。

学生准备:熟读古诗,完成预学案作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

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

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晓”字可联系“春晓”来理解。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诗题。

6.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中,看看杨万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开课伊始,

用西湖六月美丽的荷花、荷叶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尽快引入情境,为学生感知诗人的情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相机学习题目中的生字,理解题目的意思,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听字音读得是否准确。(教师强调:“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4.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已划分节奏的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2)指名读。

(3)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5.出示本课生字:晓、慈、毕、竟、映。 (1)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2)抽读词语卡片:知晓、慈爱、毕竟、倒映。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古诗时,注意层层递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一)品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播放轻柔的音乐)师: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你闭上眼睛去听,去想。

2.教师范读第三、四句。

3.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蓝天、碧叶、红日、荷花。)

4.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由地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从诗中

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

课件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 ( )的莲叶 预设一:碧绿碧绿的莲叶。

(1)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引导学生抓住“无穷碧”来体会莲叶之绿。) (2)这翠色欲滴的荷叶真让人陶醉,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诗吧!(指名读)

(3)教师引读:

站在西湖湖畔,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色,一碧千里,这真是——(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这真是——(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预设二:很多很多的莲叶。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荷叶很多很多呢?(接天)相机理解“接天”。(接天:与天相接。)

(2)谁能通过朗读来展现莲叶挨挨挤挤的样子? (3)教师引读:

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真可谓——(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满湖的莲叶,满眼的绿色,不留一点儿缝隙,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真不愧是——(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5.在这一片碧绿的荷叶之中,荷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别样红”来感受荷花的红。)

课件出示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 ( )的荷花

(1)理解“别样”。(别样:特别。) (2)请你来读读这别样红的荷花吧!

(3)(出示荷花别样红的图片)师:这西湖六月的荷花果真特别的娇艳,你

看,它红得像什么?

(4)站在湖边,你似乎闻到了什么?(这别样红的荷花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多么美好的境界,你试着读一读吧!

(5)你知道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吗?(引导学生关注“映日”。) ①相机理解“映日”。(映日:与太阳相映。)播放图片,展示阳光照在荷花上的景象。

②学习生字“映”。

猜谜语识记:日头照在正中央。(映) 加一加:日+央=映。

生活识记法:电影院里会出现“上映”这个词,从而记住“映”。 ③早晨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在明媚的阳光下,荷花有什么样的特点? 6.指导朗读两句诗。

(1)(课件出示西湖中荷叶、荷花的图片,播放音乐。)

看,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幅一碧万顷,接天连日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心中吗?

(2)指名读,读出不同的韵味。 (3)创设情境,教师引读。

是啊,西湖的六月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节,荷叶是那么碧绿,荷花是那么娇艳,六月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荷花上,那更是一番美丽的景象——(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品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引读: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课件出示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再读读这两句诗,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对西湖六月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哪个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毕竟。)

3.学习生字“毕、竟”。

(1)加一加:音+儿=竟。换一换:章——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