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分布关系和临床应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经络的分布关系和临床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1a9efac8d376eeaeaa3133

不仅对局部,而且对全身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B、远治作用:经络之间的关系有表里相合(如表里两经)、交叉(如手阳明大肠经在人中交叉)、交会(如手太阳小肠经在大椎交会)、交接(如同名经)、根结、标本、气街等多种联系的特性,这种特性亦反映在腧穴的远治作用上。如大椎退热,因为大椎为诸阳之会,故可治外感发热等全身性疾病;遗尿、久泄取三阴交,因为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故可治足三阴病证;头项痛取至阴穴,是依据标本、根结理论,至阴为太阳经的“根”穴;肝病取阳陵泉、丘墟等穴,是由经络的表里相合关系而决定的。

《内经》以四肢为“根”、“本”,头身为“结”、“标”,说明了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对治疗远隔部位疾患的重要作用。《灵枢》列专篇论述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并冠以“本输”之名,即是此意。

历代医家根据标本、根结理论,采用“上病下取”的方法,发挥“本”、“根”部腧穴的远治作用。如太阳经根于足小趾,结于头目,故《聚英》有“头面之疾针至阴”;而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故涌泉可治“顶心头痛眼不开”。又,四肢“根”、“本”范围不仅有五输穴,还有肘膝以下的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等。如《标幽赋》:“胸满腹痛刺内关”,《玉龙赋》:“通里治心惊”,《通玄指要赋》:“肩背疾患取肘前三里”。同理,“下病上取”,即“结”、“标”部穴位对治疗四肢疾患也有作用。这样,就更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如神庭穴治疗四肢瘫痪(《千金方》),风府治腿脚疾患(《肘后歌》),灸肾俞治疗四肢瘫痪、谝身剧痛(《扁鹊心书》)。

③指明了经气循行的多向性和经络联系的多重性,不应只局限于十二经。 2、临床上 ①在配穴方面 A、“上下配穴法”为经脉根与结、标与本部及其附近腧穴相配合取穴法。 B、“局部配穴法”是气街理论的运用。“头气有街”,头面部的疾病可取头面部的穴位,以通调头之气街而达到治疗目的。如眼疾,取睛明、太阳、风池,因头部各经经气互相沟通,故穴位不但治疗本经的局部疾病,还治疗局部他经疾病(邻近);舌疾取廉泉、哑门;牙痛取颊车、地仓、下关等。又,“胸有气街”,则胸背部疾患可取背俞及胸部腧穴,以疏导“气街”而达到治疗目的。如咳喘,取肺俞、膻中;肋间神经痛,取期门、肝俞、膈俞等。又,四肢疾病的局部取穴,则是“胫气有街”的具体运用。

C、“前后配穴法”是气街理论的运用。如眼疾,前取睛明、承泣,后取风池;腹痛、泄泻,前取天枢,后取大肠俞、关元俞;下肢痿证,前取髀关、足三里,后取承扶、承山等。

D、“三部配穴法”(局部、邻部、远部),则是标本、根结、气街理论的综合运用。

②在取穴方面

它们是远道取穴的理论依据。如“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是经脉的标本、根结理论的运用。 二、四海

(一)四海的概念

海,是百川汇聚之所。在经络理论中,十二经脉运行气血,就像大地上的水流,故被称为“十二经水”。在十二经内流行的气血就像百川最终归于大海,由此便形成了“海”的概念。

13

四海,是人体髓海、气海、水谷之海、十二经之海的总称(《灵枢·海论》)。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之间如——河流与湖泊,十二经脉与四海如——河流与大海。

(二)四海的内容及依据

1、《灵枢·海论》指出人有四海,即脑为髓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它以水谷、血、气、髓为人身四海,以与地域中东、西、南、北之四海比拟。

2、这四个部位之所以名为四海是有一定道理的。

①人之饮食水谷皆入于胃,故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由此生化,五脏六腑皆因之而充养,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气血的产生)

②冲脉联系胃(后天)、肾(先天),与十二经脉气血产生有关;又冲脉动而上下行,主渗灌气血于全身;又肾主藏精,生发元气,《难经》:“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气血汇聚、输布和产生,加上动力)

③呼吸、吐纳大气的场所在胸部,加上水谷之气,形成宗气(宗气的作用是行呼吸及推动气血的运行),汇聚之处在膻中(部位)。《灵枢·五味》:“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气血运行的动力)

④诸髓者,皆属于脑。杨上善曰:“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故脑为髓海。(气血津液的精华主补益脑髓而濡空窍。髓者,以脑为主)。李时珍认为脑是“元神之府”,即脑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宰。(神的物质基础)

所以,四海是十二经脉气血从产生、分化到汇集的四个部位,也是其动力源泉。人体的胃、冲脉、膻中、脑4者,既是全身精神、气血的来源(从各“海”的功能来看),又是营卫气血汇合之处(从“海”这一名称来看)。

3、四海部位及所通腧穴

表4 四海部位及输注穴表 四 海 脑为髓海 膻中为气海 胃为水谷之海 冲脉为血海 部 位 头 部 胸 部 上腹部 下腹部 所输注腧穴 上输穴 百 会 大 椎 气 冲 大 杼 下输穴 风府 人迎 足三里 上、下巨虚 4、四海与经络系统的关系

①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组成、来源、动力及功能活动表现

Ⅰ、A、脑部髓海,为神气的本源。脑被称为髓海,与“头者精明之府”及后人所称的“脑为元神之府”有其相通之处。即头脑(髓海)是精神的最高主宰,是神气的本源。(神,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经气所表现的一项活动和作用就是神气。神、神气二者实际上是一个平行的概念)

B、膻中被称为气海,这是指心肺之间的空隙,为宗气所聚之处。宗气主通心肺而行呼吸,运行营卫之气至全身。

C、胃被称为水谷之海,指胃主受纳水谷,化生精微以出于中焦,是营卫(营气流于脉中,卫气散布脉外,行于周身)、气血的本源。(又为五脏六腑所秉受,

14

故又称为“五藏六府之海” )

D、冲脉被称为(血海和)十二经之海,其部位主要在下腹。冲脉起于肾下胞中,并伴足少阴肾经循行,此为“脐下肾间动气”所在;又冲脉与肾关系密切,肾主藏精(后人称肾精为先天之精)。《难经》:“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即此气为原气。

Ⅱ、(上焦)宗气、(中焦)水谷之气(营气、卫气)、(下焦)原气共同构成人体的真气(正气)。

真气行于经络则称作“经气”或“脉气”。又,各经的穴位被称为“脉气所发”,或“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特殊部位。所以,神气也属于脉气,所谓“脉舍神”。这样,水谷之气、宗气、原气、神气各有重点所在,又混合成经气,漫布全身。

总之,经气的物质基础是宗气、水谷之气、原气,其外在表现为神气(或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称做“神气”。见5版教材15页)。

②经络—气街—四海

经络由经脉、络脉以及无数的孙络、浮络等构成。当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汇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四海。而它们在头、胸、腹、胫的共同道路就是气街。

③气街与四海部位有相似

四海与气街的部位也是相一致的。脑为髓海,部位在头,与头气街相通;膻中为气海,部位在胸部,与胸气街相通;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与腹气街相通;冲脉与血海位于下腹部,与腹气街和胫气街相通。

所以,经络中的四海部位与气街及根结、标本的“结”、“标”是相一致的,它们的理论是可以互相配合,以说明头、胸、上下腹及胫的分段关系。

5、四海与脏腑学说的关系

概括了上、中、下焦的大部分功能。即膻中—气海—上焦心、肺;胃—水谷之海—中焦脾、胃;冲脉—十二经之海—下焦肾(元气)。 (三)四海的作用(四海的生理功能)

共同维持人体的精神、气、血、津液及生命活动。

水谷之海是化生气血的本源,上部气海主一身之气,下部血海主一身之血,血气之精华则上聚于髓海,是为“精明之府”和“元神之府”。《灵枢·本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指出由血气、精神维持人的正常活动,完整(或周全)人的性命。

十二经脉通于四海,是以四海为中心归纳各经脉的一些特点,由四海起总领的作用。如与头脑直接相关的经脉是督脉和足太阳,再扩大为手足三阳,阳气即以髓海为依归。膻中外部为胸膺和背部,与手三阴经关系最密切。胃居上腹,经脉为足阳明胃经,其气血最盛。冲脉部位主要在上下腹,与足三阴、任脉关系密切。

经脉、五脏、四海是从不同层次论述有关内容,自然四海是最高层次,对掌握纲领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四海是全身血气、精神的生成和汇聚所在,是十二经脉的依归(与经络系统关系的总括),是对头、胸和上下腹功能的最大概括(与脏腑学说关系的总括)。 (四)四海理论的应用

1、理论上

经络学说对整体机能的阐述是全面的。分之为经脉、经别、络脉、经筋等内容,合之则汇聚为四海。又,头、胸、腹、胫各部的气街径路称为气街,这是说

15

明内脏与胸腹、背腰之间内外、前后相应,其具体穴位则有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

2、临床上

①对四海来说,经常维持和保养四海的正常功能,可使人体生机旺盛;反之,违背调养之道,四海功能日渐不良,必致人体虚弱衰败。

人体的四海是营卫气血、精神的源泉,而气、血、精、神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至宝”,四海的生理作用无时不影响着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功能。所以,《内经》告诫人们在养生方面要慎重调摄四海,以健壮,不易起病,否则易病易衰。

②A、《灵枢·海论》列举了四海有余、不足的临床表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具体分析如下:

气海:有余——邪气盛,郁于胸中,逆而不降——气满胸中、满闷喘息、面色发赤;

不足——肺气虚弱,肺主气,声由气发——“气少不足以言”。

(马莳:“有余者,邪气有余而实也;不足者,正气不足而虚也”。)

血海:有余——往往血行淤滞——自觉身体胀大沉重,郁烦不舒,不知痛楚所在;

不足——则阴血亏虚——自觉身体空虚瘦小,紧闷不适,不知痛楚所

在。

(以上即冲脉病)

水谷之海:有余——因饮食停滞不得运化,气机不畅——“腹满”;

不足——脾胃气虚,受纳运化失职——“饥不受食”。

髓海:有余——因髓充脑健,精气旺盛——身体轻松有力,超出常人;

不足——经气亏虚——脑转耳鸣、腿酸、眩晕、恍惚、目无所见、懈

怠欲卧等症。

B、对于调治四海有余、不足的疾患,《灵枢·海论》作了原则性说明,即四海疾病的治疗。“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即要辨清疾病的虚实,并了解掌握四海的循行和输注规律及有关腧穴,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法则进行调治。 (五)气街、四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经络学中的气街与四海理论均是论述人体气血内外之间的分段汇通关系。但二者又有一定区别。“海”,百川所归,故“四海”概念更侧着于气血的汇聚;“街”,道路,故“气街”概念,更着重于气之流通。二者在部位上有其一致性。脑为髓海,部位在头,所通穴位为百会(盖)、风府,与头气街相应,“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膻中为气海,部位在胸,与胸气街相应。胃为水谷之海,部位在上腹,与腹气街相应。冲脉为血海,与任脉、督脉同起于“胞中”,与男、女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冲脉的重点部位在下腹,其所通穴位向下,在腿部上巨虚与下巨虚,故言冲脉与腹气街、胫气街相应。 气街与四海所联系的穴位又有所区别。如:胸气街主要联系胸部与背俞穴(心俞、肺俞),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而位于胸部的气海所联系的穴位则是大椎和人迎。腹气街主要联系背俞穴(肝俞、脾俞、肾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肓俞),而位于上腹部的水谷之海,则联系气冲和足三里,位于下腹部的冲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