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三物理电功率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物理)初三物理电功率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4af08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9

(2)当滑片P移动至某一位置c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R1的电压,根据P=UI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分别根据P=UI求R2消耗的电功率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1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R1为定值电阻。在保证各用电器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后,分别求出R2对应的电功率和电阻值,画成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电源电压为6V ②R1的阻值为5Ω

③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V﹣3V ④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1.35W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③④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 D. 只有②③④正确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1)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知,变阻器连入电路最大电阻为10Ω,根据分压原理,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

当变阻器连入电阻最小为2.5Ω,根据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此时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6A。

=0.3A,

根据P=I2R,第一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I1= 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源电压: 第1种情况下:

U=I1×(R1+R21)=0.3A×(R1+10Ω)﹣﹣﹣﹣﹣﹣Ⅰ 第2种情况下:

U=I2×(R1+R22)=0.6A×(R1+2.5Ω);﹣﹣﹣﹣﹣Ⅱ 由ⅠⅡ得:R1=5Ω,故②正确; 电源电压U=4.5V,①错误;

⑵由欧姆定律,第2种情况下,电压表最小示数为: U小=I2×R22=0.6A×2.5Ω=1.5V,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5V﹣3V,故③错误;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P=UI1=4.5V×0.3A=1.35W.④正确。 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由P-R图知,当变阻器连入电路最大电阻为10Ω,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当变阻器连入电阻最小为2.5Ω,根据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此时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6A;根据P=l2R求出第一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I1 , 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列方程求R1和电源电压U;由欧姆定律求出第2种情况下电压表最小示数,得出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根据P=UI求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17.小亮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6min内,消耗电能0.03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 柜式空调 B. 电视机 C. 电风扇 D. 电饭锅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柜式空调的功率大于1000W,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视机的功率小于500W,故B符合题意; C、电风扇的电功率为30~100W, 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饭锅的功率在500~1000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用电器的功率P=1000W。

=300W,柜式空调的电功率远大于

1000W,电视机的功率小于500W,电风扇的电功率为30~100W, 电饭锅的功率为500~

18.将标有“6 V 3 W”和“6 V 2 W”的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两端,接通电路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只小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甲灯比乙灯亮 B. 两只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C. 通过乙灯的电流较大,所以乙灯较亮 D. 两只小灯泡的总功率小于2 W 【答案】D

【解析】【解答】解:(1)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 I甲=

= =0.5A,I乙=

= = A,

由I=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R甲= = =12Ω,R乙=

= =18Ω;

⑵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不符合题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

=0.2A,

因I<I乙<I甲 ,

所以,两灯泡均不能正常发光,B不符合题意;

由P=I2R可知,乙灯泡的电阻较大,实际功率较大,灯泡较亮,A不符合题意; 电路的总功率:

P=UI=6V×0.2A=1.2W<2W,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公式R=可求灯泡的电阻,因为串联电流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I2R可计算灯泡的实际功率,利用公式P=可计算总功率.

19.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 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源电压为2V D.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答案】D

【解析】【解答】A、因为甲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因此图象中对应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不变,故甲为定值电阻;而乙图象中的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时刻在发生变化,故电阻乙不是定值电阻;

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乙电阻两端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为0.2A,因此此时乙的阻值:R= =

=10Ω;

C、当通过甲、乙中的电流为0.2A时,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此时甲、乙两端的电压值分别

为1V、2V,由于甲、乙为串联,因此电源电压为3V;

D、当甲、乙两端的电压为2V时,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此时通过甲、乙的电流分别为0.4A、0.2A,由于甲、乙并联,因此电路总功率:P=UI=2V×(0.4A+0.2A)=1.2W.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读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欧姆定律R=即可判断出电阻甲和电阻乙的变化;

(2)从图象中读出当电阻乙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值,然后根据R=即可求出此时的电阻;

(3)从图象中读出当甲、乙电阻中的电流为0.2A时对应的电压值,再根据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求出电源电压;

(4)从图象中读出当甲、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然后根据P=UI即可求出电路中的总功率.

20.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闭这等量的空气,R1=R2=R3 , 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B. 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相等

C. 通电一段时间后,右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比左边小 D. 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的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装置中R2、R3并联后再与R1串联,通过R1的电流I1=I2+I3 , 而I2=I3 , 所以右边容器中通过R3的电流I3是左侧通过R1电流的一半,即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A错误;

B、由图知,通过R1的电流I1=I2+I3 , 而I2=I3 , 所以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不相等,故B错;

C、左右两容器中的电阻相同,而通过电阻R1的电流大于R2的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由Q=I2Rt可知,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左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比右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大,故C正确;

D、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对密封容器中空气加热,引起U型管中液面变化,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是利用容器内气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在通电时间和电阻相同时,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的关系; B、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大小关系分析判断

C、通电时间相同、电阻相同,通过的电流不同,利用焦耳定律Q放=I2Rt分析判断; D、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气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体现的是转换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