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习题以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护理管理学习题以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98eb62650e52ea54189851

E、生产效率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 ABC 9、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企业的经营有六种基本活动 B、管理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

C、成功的管理应遵循14项原则 D、正式组织内部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E、人的需要激发人的行为动机

ABCD 10、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A、人是社会人,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B、生产效率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

C、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止式组织 D、有效领导应提高员工的满足感 E、理想的行政组织是最合理的管理手段

三、是非题:

答题说明:请在表述正确的句子前面的括号内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 √ )1、泰罗的科学管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 × )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着重研究行政组织理论。 ( × )3、根据双因素理论,调动人积极性应以强化保健因素为主。 ( × )4、根据双因素理论,改善劳动条件可以使人受到激励。 ( √ )5、Y理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

( × )6、组织唯一的目标是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 × )7、管理是一种理性组织行为,不涉及伦理道德的内容。 ( √ )8、人际关系学派研究的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 )9、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强调人是经济人。 ( × )10、自从人类有了集体活动,就有了管理的科学。

四、填空题:

1、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几个阶段。 2、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动态原理和 效益原理 。

3、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 、相关性 、具有特定的功能、环境适应性、目的性 和动态平衡性的特性。 4、双因素理论以为 保健因素是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的因素。激励因素是使职工得到工作满意的因素。 5、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指导思想是 顾客至上 、以人为本 和 彻底改造 。 6、人际关系学说是由 梅奥 等人为代表,通过 霍桑 试验而创建的。

7、“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三种:生存 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 成长发展 的需要。 8、与系统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 整分合原则 和 反馈原则 。 9、与人本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 能级原则 和 动力原则 。 10、与动态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 弹性原则 和 随机制宜原则 。

五、名词解释:

1、学习型组织: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的组织。

2、企业再造: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及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尺度上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3、管理原理:对管理工作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分析和概括。

4、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熵:指把宇宙间的物质和能量经过衰变而达到的最后状态。

六、简答题:

1、韦伯的组织管理思想是什么?

答:韦伯的组织管理思想:(1)提出了理性化的基本原则和观念。

(2)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

(3)按照法理性认同原则进行组织的权利管理。 (4)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5)行政官员由委任产生,领取固定薪会,其升迁由上级决定。

2、团队的五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团队的五个基本要素是:(1)人数不多。一般在2~25人之间,多数团队的人数达不到10人。

(2)互补的技能。

(3)共同的目的和业绩目标。 (4)共同的方法。 (5)相互承担责任。

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答: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是: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

重视非正式组织;

主张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转向民主。

4、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答: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望。

(2)组织有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 (3)善于不断学习。

(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5)自主管理。

(6)组织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8)领导者的新角色为设计帅、仆人和教师。

5、“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几种?

答:“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七、论述题:

1、泰勒创立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场所?

答:(1)效率至上: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勒对工人工作的工时和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科学制定工作定额,以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2)挑选一流的人员: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最适合该项工作的一流人员,

实现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所从事的工作最佳适配,并根据岗位要求培训人员。

(3)实行标准化管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有关标准,使工作人员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

器和材料,并且使工作环境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4)实行奖励性的报酬制度:根据对工时和动作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定额标准,按照标准使用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

资制”。

(5)劳资双方共同协作:在劳动过程中.雇主关心的是成本的降低,而工人关心的是提高工资。

泰勒认为,劳资双方必须变相互指责、怀疑、对抗为互相信任,共同为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从而使双方受益。

(6)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计划部门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工作,并对工人发布命令、进行控制;工

人则专门从事执行职能,而且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标准执行。

(7)实行“职能工长制”:泰勒认为,职能工长应具有9种素质,为了使工长职能有效的发挥,就要使每个工长只承担

一种管理的职能,管理人员职能明确,容易提高效率。

(8)提出例外原则:即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只处理例外事务。这种例外原则,至今仍是

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2、管理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从管理学三个阶段理论的描述来看,管理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的设定的过程。 正是对于管理过程中人性看法的这种变化,使得管理学逐步趋向全面、完整和准确。 同时。引起了管理方法和技术的重要变革。

(2)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

从别人的行为的研究扩展到对组织、制度和规范的研究,从对正式组织的研究扩展到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从对管理的物资因素的研究扩展到对管理的文化的研究,从对单个因素的研究扩展带对系统的研究,表明了管理学研究呈现综合性和系统规范性的特点。

(3)管理学的发展是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 早期的管理学主要是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以定性分析为特征。

现代管埋学借助数学、计算机和运筹学等自然科学方法,形成了管理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管理实践的经验表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有长处,也各有缺陷, 因此,管理学的发展呈现了两种方法的结合,各显其长的特点。 (4)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学派的不断产生和分化,使得管理学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现代管理学则呈现学派不断分化和不断融合两种趋势并存的状况,这种状况必然使得管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

第三章:计划(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 一、单选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后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A 1、为了有效利用时间,管理者应做哪些事情( )

A 、A类工作 B、B类工作 C、C类工作 D、授权的工作

C 2、在宗旨、任务的指导下,组织活动要达到的最终可测量的成果是( )

A、宗旨 B、目的 C、目标 D、策略

D 3、组织为达到目的而制定的一种限定活动范围的计划称为( )

A、宗旨 B、目的 C、目标 D、政策

B 4、用数字表示预期效果的一种数字化计划称为( )

A、宗旨 B、预算 C、目标 D、策略

D 5、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所做出的规定是( )

A、宗旨 B、预算 C、目标 D、策略

C 6、计划的特征不包括( )

A、目的性 B、纲领性 C、组织性 D、效率性

A 7、管理者在做计划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

A、5W1H B、4W1H C、3WlH D、2W1H

C 8、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人员管理 B、控制 C、计划 D、领导

A 9、下列哪项不是目标的作用( )

A、主体作用 B、激励作用 C、协调作用 D、推动作用

C 10、目标管理的创始者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彼德·德路克 D、韦伯

D 11、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们最佳的工作年龄是( )

A、20~30岁 B、20~40岁 C、25~30岁 D、25~50岁

D 12、管理者的最佳工作年龄是( )

A、25~30岁 B、30~40岁 C、25~35岁 D、35~55岁

C 13、目标管理的第一个阶段是( )

A、组织实施 B、检查评价 C、制定目标体系 D、实施奖惩

D 14、按照ABC时间管理法,A类工作应占工作时数的( )%。

A、20%~30% B、30%~40% C、50%~60% D、60%~80%

C 15、评估资源可归纳为SWOT,具中“O”是指( )

A、组织内部优势 B、组织内部劣势 C、组织外部机遇 D、组织外部威胁

D 16、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有效利用时间 B、激励员工的事业心 C.有利于管理 D、提高工作效率

D 17、管理者对A类工作的管理要点是( )

A、授权 B、请别人做 C、明天做 D、亲自去做

D 18、中期计划的年限是( )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3~5年

B 19、择优是计划工作的( )问题

A、重要 B、核心 C、不重要 D、关键

C 20、组织长期计划一般由( )制定

A、中层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基层管理者 二、多选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选择2~5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BC 1、广义上的计划是指( )

A、制定计划 B、实施计划 C、检查计划 D、选定计划 E、分析计划

ABCE 2、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是( )

A、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B、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 C、有利于合理使用资源 D、有利于组织工作 E、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ABCDE 3、计划的形式包括( )

A、宗旨 B、目的 C、任务 D、目标 E、预算

ABC 4、在计划的步骤、评估资源中内部条件包括( )

A、人力 B、物质 C、经费 D、法令 E、设备

BCD 5、在计划步骤中选定方案的条件是( )

A、低产出 B、高产出低投入 C、有可行性 D、满意度高 E、高投入

ABCDE 6、确定目标应满足的条件是( )

A、陈述方式正确 B、强调时间概念 C、明确约束条件

D、目标适宜 E、目标可以测量或评价

ABCDE 7、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 )

A、参与管理 B、自我管理 C、自我评价 D、整体性管理 E、目标特定性 ABCD 8、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包括( )

A、目标制定有困难 B、限制管理者能力发挥 C、费时、费力 D、缺乏灵活性 E、实现自主管理

BC 9、目标管理的优点包括( )

A、费时、费力 B、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 C、提高管理效率 D、增加灵活性 E、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能力

AB 10、时间的本质是( )

A、客观性 B、方向性 C、可存储性 D、普遍性 E、原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