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0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练习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0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练习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9bf90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5

【解答】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可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不变色即可证明是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可利用氯化钡鉴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为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 滴加紫色石蕊试剂不变色;碳酸钠溶液 。

23.【答案】 惯性保持静止(惯性);铁屑以环绕直导线的同心圆形状分布,且离直导线越近分布越密

【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以直导线为圆心,成同心圆的形状分布,且越靠近直导线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线越密集;离直导线越远的地方,磁场越弱,磁感线越稀疏。

【解答】(1)通电后,他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 惯性保持静止 ,与玻璃板分离,同时又被通电直导线磁化而发生转动;

(2) 铁屑的分布情况是:铁屑以环绕直导线的同心圆形状分布,且离直导线越近分布越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3空,24、25题每空3分,26、27题每空2分,共32分)

24.【答案】 NaCl和Na2CO3;当U形管仍有白色固体残留时,溶液中的HCl一定完全反应掉了;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能溶于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及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解答】 【猜想】 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钡,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因U形管中有白色物质,而碳酸钡不能与盐酸共存,所以氯化钡、碳酸钠可能剩余,则猜想四为溶质为 NaCl和Na2CO3 ;

【分析】 碳酸钡与盐酸能发生反应, 当U形管仍有白色固体残留时,溶液中的HCl一定完全反应掉了 ,所以盐酸一定不能剩余,猜想三不合理;

【实验】 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Na2SO4溶液, 则一定没有氯化钡,若为氯化钠和碳酸钠,则加入盐酸时会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NaCl和Na2CO3;当U形管仍有白色固体残留时,溶液中的HCl一定完全反应掉了;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5.【答案】 (1)

(2)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变小的 (3)右或B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就要与谁并联;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情况;

(2)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时,根据欧姆定律分析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变化,然后根据P=I2R判断变阻器功率的变化趋势;

(3)在科学研究中,为了使得到的结论更客观准确,往往需要多做几次实验,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

【解答】(1)探究变阻器的电功率与接入电阻的关系时,必须测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因此电压表应该与变阻器并联。由于电源电压为12V,所以选择量程0~15V。滑片往A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因此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选择的是右下角的B,如下图所示:

(2)但其他同学提出了不同看法,其理由是: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变小的。 (3)根据表格可知,电流是不断增大的,所以变阻器的阻值是不断减小的,因此需继续将滑片向右(或B)端移动,以获取更多的数据。

26.【答案】 (1)等量清水

(2)在0~2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增强,在20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减弱。(在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之间,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有促进作用,其中乙烯利溶液浓度在200mg/L促进作用最强。) (3)每组实验蓝莓植株数量过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没有重复实验)

(4)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考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 由于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的乙烯利溶液,那么可以作对照实验,因此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可以对比实验现象,更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2)由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图片可以看出, C组是喷洒500毫升浓度为200mg/L的乙烯利溶液,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的促进作用最强,并不是乙烯利溶液浓度越大越好,因为由图中可以发现随着乙烯利溶液浓度的增大,DE组的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反而降低。

(3)该实验选取的是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说明每组的实验植株树太少了,对于实验中应当注意的是实验样品少而导致实验存在很大偶然性,并且该实验也没有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为乙烯利溶液浓度为200mg/L是最有利于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27.【答案】 (1)物体本身有重力,受三个力的作用 (2)在水平面上运动;用针筒将红墨水缓缓注入水的底部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此时两个拉力并没有在同一直线上,这是由于被研究的物体自身重力引起的;

(2)①当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它自身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对小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影响; ②注射器的活塞对墨水的推力也会影响扩散的快慢,为了减小这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应该十分缓慢。

【解答】(1)某实验小组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设计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但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此装置还不够完善,其存在的问题是:物体本身有重力,受三个力的作用。

(2)①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探究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时要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 的情况。 ② 在研究红墨水扩散快慢与温度关系的实验中,为避免影响,针筒往水中注入红墨水采取的具体操作是:用针筒将红墨水缓缓注入水的底部 。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28题6分,29题8分,30题7分,共21分) 28.【答案】 (1)被子 (2)顺时针

(3)G点时CO2浓度比A点低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种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分解代谢是异化作用的别称,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而有氧呼吸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方式。

【解答】(1)有种子、有花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2)显微镜观察的物体运动方向就是实际的运动方向,所以看到绿色颗粒是顺时针环形流动,那么实际上就是顺时针流动;

(3)由图可知,24小时内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但是G点二氧化碳的浓度远低于C点二氧化碳的浓度,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1)被子;(2)顺时针;(3) G点时CO2浓度比A点低 。 29.【答案】(1)有气泡产生 (2)NaCl、Na2CO3

(3)解:设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 111 x

111:x=100:10g 解得x=11.1g

CaCl%=11.1g/100g×100%=11.1%

CaCO3↓+2NaCl 100 10g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分析; (2)根据图像中对应点碳酸钠有剩余,溶液中溶质除生成物外还含有碳酸钠分析; (3)根据产生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计算分析。

【解答】(1) 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然后与氯化钙反应,所以开始阶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

(2)图中a点时,碳酸钠有剩余,溶液中溶质为 NaCl、Na2CO3 ; 故答案为:(1)有气泡产生;(2) NaCl、Na2CO3 ;(3)11.1%。 30.【答案】 (1)由图可知:

R滑1=100Ω-100Ω×h/200cm=100Ω-100Ω×160cm/200cm=20Ω I=U电源/(R+R滑1)=3V/120Ω=0.025A U表=IR=0.025A×100Ω=2.5V

(2)I=U电源/(R滑+R)=3V/(R滑+100Ω),R滑=100Ω-100Ω×h/200cm代入 I=3V/(200Ω-100Ω×h/200cm),不成正比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可知,当身高为0cm时,滑片在变阻器的最下方,此时变阻器全部使用,阻值为100Ω;当身高为200cm时,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此时滑片在变阻器的最上端,那么200cm变阻器的电阻就是100Ω。根据电阻与长度成正比,计算出滑片下端电阻的阻值,用变阻器的总电阻减去这个阻值就是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滑1 。首先根据 I=U电源/(R+R滑1)计算出串联电路的电流,然后根据U表=IR 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

(2)根据欧姆定律 I=U电源/(R滑+R) 和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推导出电流表的示数与身高h的关系式,根据关系式的形式分析二者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即可。

31.【答案】 (1)神经中枢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等于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考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解答】(1)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结构;

(2)由图可知,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参与体温调节,也有神经系统直接调节;所以体温恒定的结果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综合结果;

(3)高温持续期,人的体温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状态,这时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依然是相等的; (4)体温下降期,说明人体散热量大于人体产热量,人体为了增加散热,一般是通过汗液分泌增加,血管舒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