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文本笔记[编辑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外国建筑史文本笔记[编辑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a4e6cf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8

\\\\

②方和圆对比丰富,整体上以方开间为主,开间里以圆券为主,有层次,有变化 ③小柱子与大柱子形成尺度对比,因小柱子在进深方向成双,所以同大柱子为主。 7)圆厅别墅(Villa Rotonda)——帕拉迪奥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分几段,中段为主;外形由明确而单纯的几何体组成,多种几何体互相对比,变化丰富,同时主次十分清楚,垂直轴线相当显著,各部分构图联系密切,位置肯定,所以形体统一完整;柱廊进深很大,不仅增加了层次和光影,而且使建筑物同周围广阔的郊野产生了虚实的渗透,冲淡了它的过分矜持和冷漠,代表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的一般性格(贵族的性格),并且它的内部功能相当程度屈从于外部形式。 8)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由大广场和小广场组成,大广场东西向,位置偏北,小广场南北向,连接大广场和大运河口。大广场的东端是11C造的拜占庭式的圣马可教堂,北侧是旧市政大厦(彼得·龙巴都设计),它决定了大广场的长度,大广场南侧是新市政大厦,西端是一个两层的建筑,把新、旧市政大厦连接起来,大广场是梯形的,同大广场相垂直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之间的小广场,也为梯形。总督府紧挨圣马可主教堂,图书馆连接新市政大厦。小广场的中线大致重合圣马可教堂的正立面,小广场与大广场相交的地方,图书馆与新市政厅之间的拐角上,斜对着主教堂,有一座方形的红砖砌筑的高塔,它是广场的垂直轴线,外部的标志。

特点:将不同时代的建筑统一于一个广场上,基本形成于文艺复兴 9)建筑理论:

《论建筑》——阿尔伯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建筑四书》——帕拉迪奥 《五种柱式规范》——维尼奥拉 10)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两种倾向:

①泥古不化、教条主义的崇拜古代,柱式严谨但冷淡没有表情,eg:罗马圣安德烈教堂——维尼奥拉②追求新颖尖巧(手法主义:唯砌壁龛、雕塑、涡卷等,玩弄诡谲的光影、不安宁的体形和不合结构逻辑的起伏、断裂或错位,用毫无意义的壁柱、盲窗、线脚等在立面上作虚假图案,檐部和山墙几经曲折,券顶关门石以外的向下滑动,弧形和三角形的山墙套叠在一起登,这种爱好新异的手法称之为手法主义,属于文艺复兴晚期)eg:罗马的美狄奇别墅

两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似乎相反,但同出一源:进步思想被扼杀了,建筑艺术失去了积极的意义,形式仿佛成了独立的东西,而创造新风格的客观条件确实还没有。 1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广场建筑群

特点:建筑物设计摆脱相互间的偶然凑和,注意群体完整性 ①安农齐阿广场(早期的最完整的广场)

i.广场与城市中心的联系:广场前一条将近10m宽的街道,斜对着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主教堂的穹顶,把广场同全城的至高中心联系了起来

\\\\

ii.广场之间券廊的统一性,建筑面貌很单纯完整 iii.教堂主导地位的加强

教堂不高,主导地位不很突出,由于广场中央加了一对喷泉和一座骑马铜像,强调了纵轴线,才使它的地位有所加强

iv.广场尺度处理的适度

广场宽60m,长73m,三面是开阔的券廊,他们尺度一人,风格平易,因此显得很亲切,骑马铜像的大小完全适应教堂的发券开间,它位于教堂前部,从广场的入口处观赏,教堂给了它很好的衬托 ②罗马市政广场

i.归有建筑与新加建筑相互照应,构成对称配置的广场(三座建筑正立面形式完全统一) ii.改造旧有建筑立面,达到主次分明,整体统一

元老院高度与两侧房屋相差不大,为了突出元老院,把它的底层做成基座层;前面设一对大台阶;上两层用巨柱式;二、三层之间不做水平划分;而两侧建筑巨柱式利在平地,一、二层之间用阳台作明显的水平分划,构图的对比使元老院突显出来

iii.广场前沿向山下敞开,用坡道联系 iv.广场铺面与雕刻安排:

广场地面铺砌了整幅图案,椭圆形的,把骑马像的在椭圆形正中,使它和周围建筑发生明确构图关系,给它一个特定的不可改易的位置

广场前沿挡土墙上的三对雕刻,越靠近中央越大,越高,越复杂,使构图集中,州县突出 ③圣马可广场(见上)

12)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

初始选中了伯拉蒙特的希腊十字式方案,后经拉斐尔、帕鲁奇、小桑加洛等的修改,最终由米开朗基罗主持。 教堂的修建过程反映了进步力量与反动宗教力量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教堂形制问题(平面式拉丁十字还是希腊十字) 圣彼得大教堂的损害,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结束。 13)文艺复兴建筑(15c~17c)的主要特点: ①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造型构图的手段

②建筑造型追求合乎理性的稳定感,以此强调人文主义思想,反封建、倡理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之上的宗教观念。

\\\\

③具体设计手法:采用古典柱式,半圆形拱券,半球形穹隆,厚实墙,水平向厚檐,下重上轻,强调稳定的造型,追求里面构图的完整性、统一性和条理性。 第九章巴洛克建筑(16~ 17c)(Baroque)

——发端于罗马城,以天主教堂为代表。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却完全失去了人文主义:喜爱罗马以来“正方和圆最完美”的观点,文艺复兴进步美学思想基本特点是追求理想的普遍性的美,倾向于按照他们认为最美的圆和正方来建教堂。

1)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 ①炫耀财富 ②追求新奇 ③趋向自然

④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然而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地气氛 2)巴洛克教堂的形制

①节奏不规则的跳跃,如爱用双柱

②突出垂直划分,用的是叠柱式,却把基座,檐部甚至山花都做成断折式的,加强上下的联系,而破坏柱式的固有水平联系

③追求强烈的体积和光影变化 ④有意制造反常出奇的新形式

⑤制造建筑的动态、不稳定、空间流动 3)巴洛克式教堂喜欢使用壁画和雕刻: 壁画的特点:

① 喜欢玩弄透视法,制造空间幻觉

② 色彩鲜艳明亮,好用大面积的红、金、蓝色,对比强烈 ③ 构图动态剧烈

④ 绘画经常突破建筑的面和体的界限 雕刻的特点:

① 渗透到建筑中去

\\\\

② 有些雕刻的安置同建筑没有确定的构图联系 ③ 雕刻的动态很大 ④ 雕刻常常是自然主义的 ⑤ 雕刻渗透到绘画中去 实例: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伯尼尼) 罗马耶稣会教堂(维尼奥拉) 罗马四喷泉圣卡罗教堂(波洛米尼) 圣安德烈教堂(伯尼尼)

4)连列厅:文艺复兴晚期使室内外空间流转贯通的手法,即腹地的主要大厅排成一列,门开在一条直线上,造成多层次的,深远的透视效果。实例:罗马巴波利尼府邸

第十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7c~18c)(Classical Architecture) 1)主要建筑特点:

①排斥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恪守古典(古罗马)规范,崇尚晚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理论。

②在总体布局上,建筑平面和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倡导规则的几何形体

③立面强调严谨构图,倡导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并严格规定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此来象征永恒感与秩序感 ③ 在建筑外形上追求端庄、宏伟、简洁,室内则追求豪华,在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常表现为强烈的巴洛克风格 2)巴黎 卢浮宫(The Louvre)设计师[法]:勒伏,勒勃亨,彼洛

①卢浮宫东立面——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作品,完整的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标志着法国古典建筑的成熟,被称为路易十四古典主义

横三段:上下照一个完整的柱式分为三部分,底层是基座,高9.9m,中段时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高13.3m,再上面是檐部和女儿墙主体由双柱形成空柱廊,简洁而层次丰富

纵五段: 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将立面分为5段,两端凸出分为壁柱,而中央部分用倚柱,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很明确

②意义:反映君主中心的封建等级制社会秩序,同时也是构图上对立统一法则的成功体现

③影响:刑事总体单纯简洁,意大利式平屋顶取代了法国传统陡坡屋顶,突出简单几何形体,此后的建筑发展中长时期成为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