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对策决策建议稿(修改定稿最后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对策决策建议稿(修改定稿最后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be764010a6f524ccbf85a9

决策建议稿

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

在推动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找准对策。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贯彻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宁波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优化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研发。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机制与投融资体系建设,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两化融合的金融资本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4)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和引进机制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新型市场主体;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制造业与信息产业融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制造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十二五”时期,宁波以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和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在智慧城市建设、产

业结构优化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和我们的调研来看,加快我市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既要在面上推进各项工作,即进一步贯彻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又要在点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研发服务支撑制造业发展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宁波制造业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信息化和工业化逐步融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两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较弱。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是要求制造业、软件业、研发服务业等产业部门的合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多,对工作协调要求较高,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部门实施。但目前我市没有一个贯彻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领导部门,在经费来源上主要依靠工业企业科技专项经费投入,经费总额和增长幅度都较小。

二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不高。宁波经济中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占相当比重,这些企业是宁波推进“两化融合”的主战场,而部分国有企业利用信息化加强管理的意识薄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机制不健全且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还未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没有有效使用信息化技术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是信息服务业的配套能力不强。“两化融合”需要技术创新和大量的投资,企业需要信息服务业市场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从而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虽然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宁波市的支柱产业,但宁波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软件企业,许多行业的工业设计研发软件和自动化软件都需要进口或在进口的基础上二次开发。信息服务业配套能力的不足大大制约了宁波“两化融合”发展。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和保障不力。全市信息产业人才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及领军人才缺乏,大部分负责企业信息管理的人员在思想观念、管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专业设计人才方面,工业设计高级人才严重不足,设计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人才流失严重,本地公司多年培养的优秀人才流失到苏南、上海、杭州等地。此外,我市信息化人才工作还存在着人才创业平台不够宽、培育能力比较薄弱、人才环境尚需优化等方面的不足。

二、宁波推进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加大市场主体建设力度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努力形成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形成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良好环境。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合理调配和利用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代服务业、智慧城市建设等专项资金,加大力度扶持我市“两化”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技

术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应用项目培育和引进,对技术引领、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树立行业标杆、专项示范的企业给予相关政策优先扶持和表彰奖励。

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和引进机制。有重点地选择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具有技术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给予用房用地、设备采购、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补贴,给予政府优先采购服务、税费优惠等政策保障,培育形成一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强、产品知名度高、效益优势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优势市场主体。引导和扶持推动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鼓励大中型企业研发应用先进制造模式。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充分利用良好的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重点行业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提高科研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加快建设产业专业人才档案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向我市新兴制造业和传统优势制造业集聚。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与本地企业、园区、社会培训机构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在国内外人才密集或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设立合作研发机构,柔性引进“外脑”。

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产学研创新联盟、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