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c7e5a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d

第十二课 美无处不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微距摄影的相关知识,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

2.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运用相机的微距摄影功能,尝试从不同角度拍摄自己熟知的景物,表现其独特的美感特征。

3.感受微距摄影的独特魅力,增强愉悦的审美体验,养成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微距摄影的拍摄、欣赏、品评活动,认识到只有留心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才会发现美的存在,才会感受到美无处不在。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对微距摄影作品的欣赏交流和微距摄影的实践尝试,感受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

学生通过欣赏不仅从视觉上产生共鸣,而且从作品中体会到摄影师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知,对自然的认识与看法。

学生通过微距摄影实践尝试,发现从不同角度去看平时熟悉的物体会有如此惊喜的发现。同时,学会微距摄影基本的拍摄方法,利用不同的媒材去发现美、表现美。

爱迪生说: “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心的欣喜与满足。”在教学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用微距摄影的方式去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微距摄影,感受美无处不在。 难点:微距摄影的方法及取景构图。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数码相机。

(教师)多媒体课件、数码相机。 教学过程

1.激趣导人。

(1)欣赏微距摄影作品,猜猜拍的是什么?

(2)教师: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就用照相机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3)出示课题:《美无处不在》。 2.探究学习。

(1)比较欣赏,初步感知微距摄影。

①出示四张照片进行对比(两张为平时普通的摄影,两张为微距摄影)。

教师:拍摄同一景物,每组照片中两张照片的拍摄距离有什么不同?哪两张更为有趣、更吸引你呢?你知道这种摄影方式叫什么吗?

②课件呈现文字说明,老师一边作介绍:

微距摄影是一种近距离摄影,它利用镜头的光学原理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很细小的事物,拍摄出的照片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2)初步欣赏,感受微距摄影的魅力。 ①欣赏课本中部分微距摄影作品。 ②欣赏其他微距摄影作品。 (3)学生尝试拍摄。

①请尝试拍一拍桌面上较小的文具用品。 ②展示拍摄的照片。

③发现问题。(如:为什么有的同学拍出的照片很模糊?有些照片非常的暗?) (4)教师示范。 ①开启微距模式。

教师:同学们如果没有进行微距功能的设置,距离相机小于50厘米内是很难对焦的。所以有些同学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但拍摄的物体很小。而有些同学拍出来的照片够大但是非常的模糊。

寻找到照相机中的花( MF)的标志,按下即开启微距模式。 ②关闭闪光灯。

微距摄影时照相机更容易出现照片发暗、曝光不足的问题,而开启闪关灯又会让被摄物体曝光过度,或者出现难看的阴影。所以拍摄微距时应该关掉闪关灯。

③双手持稳相机,半按快门对焦。 ④对焦清晰后快速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5)尝试拍摄桌面文具。

①要求用微距摄影,将文具细节拍清晰。

②同桌互相观察所拍照片,看看拍得是否清晰,请拍得清晰的同学举手示意。 (6)深入欣赏,了解表现主体的不同方法。

①面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表现不同的审美意味。(以树叶为例。)

②以荷花为例深入欣赏了解拍摄同一物体的不同取景方法。即应用大小对比拍摄、应用疏密对比拍摄、应用动静对比拍摄等方法突出表现不同的主体。

3.作品欣赏。

(1)教师的微距摄影作品。 (2)同学的微距摄影作品。 4.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

①用微距摄影拍摄校园中的景物。

②能清晰拍摄景物,运用不同的对比方法突出表现的主体。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评。

(1)将学生拍摄的微距摄影作业传到电脑中进行展评。

(2)请学生自我介绍自己拍摄的微距摄影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景物,拍得是否清晰,运用了什么对比方法,突出了什么主体等。

(3)请说说哪些同学拍摄的作品清晰、漂亮、有趣,发现了校园中的美。 6.课外拓展。

(1)欣赏大师微距摄影作品。

(2)希望同学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微距摄影的方法发现、记录更多美的景物。

第十三课 祖国美景知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祖国的风景名胜,了解取景和构图的知识。

2.发现身边美丽与独特的景色,能拍摄出主体突出、构图新颖的风景摄影作品,提高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5000年的人文创造和自然造就的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本课旨在通过摄影作品欣赏、摄影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美丽,感受摄影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摄影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和创造艺术形象。拍摄者根据艺术构思、运用造型技巧,拍摄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自然或社会景观,表达丰富的情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摄影已经成为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视觉艺术的最重要形式之一。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初步接触摄影知识,符合其认知规律。很多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喜欢用数码相机、手机等拍照,但他们不具备摄影基础知识,通常很难拍出美的作品。这一课教学,旨在教给学生风景摄影重要的技法——取景,重点介绍构图方法,难度并不高,让学生轻松学会拍摄出主体突出的照片。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祖国美景,学习风景摄影的取景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拍摄同一风景。

难点:用美、用心、用情拍摄出取景巧妙、主体突出的风景摄影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单反相机(或数码相机)。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单反相机、大小不同的取景框数个。 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教师: “同学们,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在你的印象中,祖国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