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报》327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报》327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2d7417bd64783e09122bc8

多,旧学闲可束。”宋朝《朝野类要》:“其有新谓内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往后,“新闻”一词更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就有“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的用语,其后还有五处提到“新闻”。如冷子兴讲述贾府中宝玉衔玉而生以后,问道:“你道是新闻不是?”再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老太太和众丫鬟笑着道:“姥姥何不把乡下的新闻讲给大家听?”

英语“新闻”一词,源于希腊。英语中north(中)、east(东)、west(西)、south(南),这几个单词,第一个字母连起来News——新闻,正是汇集东西南北之消息的意思。

“新闻”贵在一个“新”字。闻,指听到的消息,任何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每天都所“闻”,但没有一个“新”字,即使你再会辨别、思考,也不是“新闻”。新近发生的,或最新了解到的,汇集东西南北有价值的消息,才能称得上是新闻。因此,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及其他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是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体裁的统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报”义考辨

新闻的传统载体是报纸,报纸就是一张新闻纸。 那么“报”字的古义是什么?

我们常见的“报”字,实际上是一个简化字。“报”字的繁体字为“報”。在六书中,这个字属会意字。“报”的本义有判决罪人、报告、起解之意。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实际上就是报告消息的“新闻纸”,或言以刊登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编辑邸报的人叫邸吏。我国现存的邸报,原保存在敦煌莫高窟,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被英国人斯坦窃走,现保存在大不列颠图书馆。据考证,这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古老的报纸,长97cm,宽34cm,共刊载2000余字。

“刊”字古解

刊物,也是新闻的一种载体。 “刊”字的古义是什么呢?

“刊”字在“六书”中属形声字,愚以为这个字形声兼会意。形声:从刀干声。会意:刀,指古时雕刻书版所用之工具;干,指干竹简。古时写字用刀刻于竹简上,而竹简必须是干的。所用竹简先为竹青,后为竹白。以温火炙竹,令其出汗,取其青易书。竹青浮滑,易于改抹,且防虫蠹,谓之杀青。由此,后人谓定稿为“杀青”。杀青后,把竹青刮去,即为竹白,字刻其上,不可易改,在古代这大抵就是正式出版。

由上可知,“刊”字古义为雕刻,即古时书版刻印。《晋书?孙卓转》:“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这里的“刊”字即为雕刻之意。

“刊”字俗写由“千”字和“刀”字组成,应为会意字,即用刀成千上万次雕刻后排印,曰刊印、刊发、刊行、刊载等。

“刊”字沿用至今,多指“刊物”。有时指报纸上定期出版的有专门内容的版面,如周刊、月刊、副刊等。有时刊指刊登文章、照片、图画、歌谱等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物,即杂志。我国最早的刊物是1833年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907年12月中州首富刘耀德之妻刘青霞出资两万块银元在日本创办了进步刊物《河南》。后来陆续创办许多革命刊物,如李大钊等创办的《新青年》,周恩来创办的《觉悟》月刊,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等。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德国一位汉学家也说:“东方汉字好像美丽的天鹅绒。”细、白、柔、嫩、润,美不可言,妙不可测。由本文谈到的“新闻报刊”几个字,已可见汉字丰赡广博之一斑。

华 水 情

——送给华水毕业的学子们

刘华涛

相识诸君,似在昨天; 今日话别,思绪万千。 诸君今去,任重道远;我守龙湾,盼君灿烂。乐山明慧,恒静无言;犹如我心,常怀挂念。他日得闲,回来看看。欹欤吾校,昌盛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