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print)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print)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4ae272168884868762d65a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表3-1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及方法

预测项目 扰动或损坏原地貌、土地面积 损坏水保设施 取料、弃渣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预 测 内 容 工程施工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类型、面积。 测算因工程建设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测算工程开挖量、回填量、取料量及影响面积等。 方 法 研究工程设计资料,设计图纸,对各工区进行实地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 图上量测、实地调查等 查阅设计图纸并结合实地调查 类比分析法 根据工程实际分析 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对当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对工程、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及程度 3.3 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3.3.1 工程永久性占地

工程永久性占地包括主桥、主桥引道和东西引道征地范围的区域,面积为6.67 hm2。施工扰动中往往较原土壤侵蚀模数增大,完工后,永久占地为路基和建筑物覆盖,将有效减轻水土流失。 3.3.2 工程临时占地

工程临时占地指施工中用地,施工完毕后可以恢复原地功能的用地,包括施工临时便道、临时管理房、取料场等。

本工程挖方量极少,全部可用于回填,故无需设弃渣场。

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回填土石料,于陈家山处设取料场,面积约为3.87hm2,取料量约为92万m3,施工临时占地约为1.90hm2。工程临时占地面积共计5.77hm2。 3.3.3 工程影响区

工程影响区主要指道路施工沿线影响区。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机械碾压、人为践踏、施工材料、器具的随意堆放以及施工管理的松懈等原因均将可能造成对管线征地范围外土地的扰动和损坏。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质、地貌及其它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21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工程经验,本工程影响区为路基开挖线以外5m范围的区域,共计2.02hm2。

施工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详见表3-2。

表3-2 施工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序号 2项目名称 桥梁工程占地 施工临时占地 工程影响区 合 计 面积(hm) 6.67 备注 永久性占地 1 2 3 5.77 2.02 14.46 3.4 工程弃渣量及取料量

本工程土石方开挖量远小于填筑量,土石方开挖量1350m3,土石方填筑量917719m3。将工程开挖量1350m3用于就地填埋后,还需约916369m3土石料。

3.5 工程损坏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工程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设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主体工程实施对其原生地表原有水土保持设施侵占及损坏,使原有的水保设施功能丧失。在建设过程中,工程主要以占用土地的形式造成对水保设施的侵占及破坏,主体工程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侵占及损坏主要为项目建设所涉及的耕地等。

根据主体工程报告和调查分析知,本工程建设扰动、损坏的水保设施主要有林地、梯地,面积共计为1.69hm2。其调查结果详见表3-3。

表3-3 损坏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 单位:hm2

水保设施 面 积 林 地 梯 地 1.37 合 计 1.69 0.32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22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3.6 工程类比

3.6.1 类比工程的选择

根据工程实际,本方案选取地形地势条件大致相似,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基本相同的工程作为类比工程。经综合分析比较,本方案以重庆北碚区堤防工程作为类比工程,类比工程概况见表3-4。

表3-4 类比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主体工程投资 地理位置 工程规模 总工期 重庆北碚区堤防工程 19621.78万元 重庆北碚区 堤防长13.05km,等级为4级 施工总工期为4年 3.6.2 实地调查资料与类比分析

重庆市北碚区堤防工程施工建设期的水土流失因子实地调查资料见表3-5。

表3-5 类比工程水土流失因子调查表

项 目 工程名称 调查时段 建设区原地貌类型 建设区土壤类型 原地貌水土流失类型 内 容 重庆市北碚城区堤防工程 在建工程 侵蚀堆积地貌 紫色土、水稻土等 水力侵蚀为主 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t/km2·a) 4489.6 中度流失区 加速侵蚀系数(A) 建设期水土流失类型 建设期(年) 工程弃渣量(万m) 工程临时弃渣流失系数(%) 32~5 水力侵蚀以面蚀和沟蚀为主 主体工程建设期为4年 工程开挖量16.74万m3,回填量257.43万m3,料场开采量240.69万m, 弃渣总计为2.39万m 35 33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23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3.7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

3.7.1预测方法

本工程水土流失包括直接水土流失和间接水土流失。直接水土流失主要指弃渣、临时松散堆渣、天然建筑材料的运输散落等造成的水土流失;而间接水土流失主要是指因项目建设而造成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而增加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破坏、埋压、占用原地貌、土地及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直接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土石料运输流失和土石料堆积流失,其流失量采用经验公式进行预测;间接水土流失预测采用类比法。 3.7.2 原地貌水土流失量预测

工程建设区原地貌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489.6t/km2·a,属中度侵蚀。工程建设区工程建设扰动和破坏的面积为14.46hm2,其中工程永久占地为6.67hm2,临时占地为5.77hm2,工程影响区2.02hm2。由于本工程土石开挖量极少,为1350m3,故在本工程施工中,无需修筑弃渣场,所有弃渣均可就地填埋;预测时段为2.5年。经预测,在工程建设期间原地貌水土流失量约为0.16万t。具体情况见表3-6。

表3-6 原地貌水土流失量统计表

类 别 项 目 主体施工程区 临建工程 工程影响区 F (hm2) 6.67 5.77 2.02 P (t/km2·a) 4489.6 4489.6 4489.6 — T (年) 2.5 2.5 2.5 — 水土流失量 (t) 748.64 647.62 226.72 1622.98 合 计 14.46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