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A统考题库 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word文件193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学语文A统考题库 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word文件193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54a5433968011ca30091d2

是描述细腻,精采纷呈,激动人心。

3、借用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文学色彩更浓。 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去欣赏,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千金买骨”等,历来家喻户晓。

《战国策》对语言艺术的重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

诸子散文是政治、哲学、伦理等各方面的论说文,不是文学作品。但同历史散文一样,多少不等地包涵着文学因素,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再从更大范围,即文化史的意义来说,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也是研究中国文学史所不可忽视的。

先秦诸子包括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政治主张,其中最著名的有儒、墨、道、法四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分别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

《论语》、《老子》、《墨子》是春秋末期诸子散文。

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 (今山东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

孔子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的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

13

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

孔子又是一个性格顽强的人,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奔波一生,好学而不厌,诲人而不倦。

关于《论语》,《汉书·艺文志》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互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此书专门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是研究他的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它是用语录体写成的,全书比较散乱,没有系统的组织先后次第亦无严格准则。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第子把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和文艺等方面的言论辑录而成的,全书20篇,492章,为儒家学派的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练,一般只叙述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不少语句,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去刻意追求一定的效果意识,但通过短小的对话,描绘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这种思想虽有一定阶级局限性,但在当时仍有其进步意义。

孔子政治上强调“为政以德”,以礼治国。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文学上提出“兴观群怨”。

14

《老子》又称《道德经》,其作者老子即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中有些具有朴素的辨证因素,但其政治理想却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一种乌托邦思想,这正是没落奴隶主阶级无可奈何的消极世界观的体现。

《墨子》是由墨翟(di)弟子及后学者编撰而成的,现存53篇。墨子的文章结构严谨,说理明畅,逻辑性强,语言朴实,论说时善于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手法以加强说服力,成为一个重要学派,盛极一时,同儒家学派一起被视为“显学”。

《孟子》和《庄子》是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

《孟子》全书共7篇,记述了孟轲的言行。中心思想是“仁义”,这是孔子学说的发展。他主张施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民贵君轻”是他的著名论点。

《孟子》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言辞犀利。论辩时善于根据不同对象,揣摩对方心理,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层层进逼,步步深入,孟子善于设喻取譬,巧作寓言,深入浅出而又生动形象地阐述复杂深刻的道理,有的还含讽刺性,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而被称为“亚圣”。《孟子》又被列为“四书”之一,对后代影响甚大。

《孟子》一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的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能单独成篇。

《孟子》不少篇幅不仅仅是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词语,又常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显得气势宏大,这是《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短小的比喻,也有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再作冯妇”等均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字手段达

15

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美感,喜欢在说理中蕴含个人情感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

《庄子》是庄周和他门人后学的著作。全书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7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所作 ,外篇15篇,杂篇11篇,认为是庄子的弟子和后学记述庄子言行的著作。庄子是继老子后道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他虽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但其蔑视礼法和权贵,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令人起敬。

《庄子》文章独具风格,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言辞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孟子》与《庄子》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

《荀子》和《韩非子》是战国末期的诸子散文。

《荀子》一书,现存33篇,大多数是荀子所作,他是儒家学派后起的一位大师。他的不少论述均具有唯物主义观点,荀子长于说理,论题鲜明,句法工整,词采缤纷,他在吸取民歌特点的同时,创造性地予以诗文结合,风格独特,对后世诗赋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韩非子》为韩非所作,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治”。全书计55篇,文章犀利明快,周详细致,切中要害,善用寓言,巧设比喻、形象生动,有说服力。

(三)两汉文——两汉政论、两汉史传

汉代在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方面,涌现了一大批著名作家,他们的散文大都富有感情,畅所欲言。

汉代散文的杰出代表是汉武帝时代出现的司马迁的《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传记文学总集。

《史记》总结了上自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我国民族发展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