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A统考题库 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word文件193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大学语文A统考题库 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word文件193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54a5433968011ca30091d2

隐晦,寄托深微。

皮日休、聂夷中和杜荀鹤则追踪白居易,继承了新乐府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皮日休、陆龟蒙和罗隐等不忘世事的沉痛,指陈时弊,揭露社会矛盾,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积极的思想内容。

晚唐诗歌在外域音乐的影响和民间杂曲流行的基础上,产生了曲子词,这是诗歌的一种新样式,于是以温庭筠和韦庄为首的花间派词人应时而生。他们吟风弄月,擅长抒写闺情与相思,风格纤细艳丽。

唐代诗歌的主题思想:

唐代诗歌内容的广泛,主题思想的宏深博大都是空前的。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历史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是唐诗的一个共同主题。如李白《古风》中不少诗篇,对当时的社会想象进行了抨击和讽刺。杜甫的《丽人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兵车行》、“三吏”、“三别”,抨击了唐王朝穷兵黩武,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苦。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把途中所见、所闻、所遇、所感,全都交织其中,是反映当时社会动乱的宏伟“诗史”。他还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高度概括的名句,揭露唐代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严酷现实。又如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以及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唐诗的第二个重要主题,是表达诗人远大的政治理想,追求“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图壮志。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前出塞》、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杨炯的《

唐诗的第三个重要主题,是歌颂战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反映边塞艰苦生活和将士思乡之情。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等。

唐诗的第四个重要主题是描绘祖国壮丽山川,歌咏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如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春晓》、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此外,唐诗还出现不少描写商人活动,反映妇女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的诗篇。

25

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唐代诗篇不仅思想内容深邃,而且艺术成就十分卓著。 1、唐诗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杜甫就是现实主义诗人中的伟大代表。他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如他写的《羌村》、《北征》、《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表现那个社会重大题材的作品,感情真挚,生动形象,现实性强。李白、高适、白居易、韩愈等作家也都写下了不少具有划时代

2、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发展到新的高峰。李白是这种艺术风格中杰出代表,李白的诗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神奇的艺术魅力。李白善于用高昂的调子,凭借丰富的想象、奇妙的神话,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来表达他的激情、理想和追求。他以神奇挥洒的诗笔写出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激烈奔放、雄奇壮观的浪漫主义优秀作品,写出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一类感情慷慨激昂的佳句。

(二)宋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1,北宋诗歌

北宋初年的诗坛,形成三个派别: 一是“白乐天体”。 二是“晚唐体” 三是“西昆体”

宋初三体诗的出现,表现了诗坛想改变“卑弱”现状而向唐诗回归的倾向,成为北宋诗歌革新的前奏。

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运动,是伴随着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而勃起的。宋仁宗年间,范仲淹是政治革新的主导人物,同时也是诗文革新的积极鼓吹者;欧阳修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

北宋诗坛的全盛时期是在神宗和哲宗两朝,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王安石是北宋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融合各家,独标一格。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为

26

诗”,充分显示了宋诗成熟期的总体风貌。期诗歌的形象性、文字及语言风格的多样性,都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不仅对江西诗派、而且对以后诗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后期诗坛,影响最大的是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之一,诗、词、文兼长,而主要成就在诗。

南宋诗歌

南宋中期,出现了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袤“中兴四大诗人”(为南宋四家),南宋诗坛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杨万里诗歌多借描摹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性情,善于捕捉生动景象,通俗风趣,幽默诙谐,形成风貌独特的“诚斋体”;

范成大出使金国时所写72首纪行诗,是其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晚年所写的农村题材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代表了他田园诗的最高成就,他无愧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陆游是南宋中期爱国诗派的一面棋帜,其近万首诗歌的最主要内容是爱国诗。在艺术上,他既得李白之豪放,又得杜甫之沉郁,成为南宋最有成就的伟大爱国诗人。

理学家朱熹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南宋后期,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两个诗派是:A,以徐玑、徐照、翁卷和赵师秀为代表的永嘉派,因四人名、字中均有“灵”字,故也称“四灵”派;B,以戴复古、刘克庄等为代表的江湖派,这一派因为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

南宋王朝覆灭前后,又涌现出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批爱国诗人,如汪元量、郑思肖、林景熙、刘辰翁等,他们用诗歌反映了动荡的时代,抒发了自己的浩然正气和亡国之痛,写下了“宋亡之史诗”,在悲歌慷慨之中为宋诗画上了一个句号。

二、唐宋诗选

(一)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1,分析《秋登万山寄张五》一诗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答:此诗将怀人之情和薄暮时分所感发的淡淡愁绪,完全融入景物之中,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飘逸而真诚,景清淡而优美,使全诗显得更为典雅浑成。

27

2,《秋登万山寄张五》一诗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答:此诗全用入声韵,节奏短促;语言淡雅质朴,有接近口语的效果,传达出一种轻盈而饱满的韵致和飘逸的情怀;善于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如“白云”、“雁飞”、“薄雾”、“归村人”、“平沙”等一一平实写出,平淡,自然,但“语淡而味终不薄”(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而如“树若荠”、“洲如月”等精妙的比喻,更使其名句千古传诵。

(二)李白《将进酒》

李白生平及其诗歌成就(见教材P65)

2,分析本诗中“愁”的内涵。

答: 此诗表现了诗人非常矛盾复杂的思想情绪。它既慨叹岁月如流,人生短促,高唱“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标榜及时行乐,愿意长醉不醒,又藐视功名富贵和古圣先贤,对自己的才干和前途充满自信,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可见,在李白思想里充满了积极与消极、理想与现实的激烈斗争。他的及时行乐,借酒浇愁,实际上是他理想无法实现时所发出的激愤之词,包含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极不满和愤怒抗议,故此诗给读者的感受不是颓废和玩世不恭,而是一种激发的力量。

诗人的万古难消之“愁”,实际上就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郁和苦闷。

分析这首诗中李白豪放的自我形象。 答:全诗是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

从诗人的外在形象看,他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物。这次是朋友请他喝酒,按礼节不该张扬,但李白不但主动要求朋友“莫停杯”听他唱劝酒歌,反客为主,而且竟然说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样不合常情的话和作出让侍者用皮衣换酒之举,充分表现了他无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

从诗人的内心看,通过他的慨叹和自白,层层揭示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的傲岸不屈和不慕功名富贵,以及他的悲愤和无奈,都得以充分的展示。

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豪纵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就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