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七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2018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七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71e3b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2

16.(4分)如图所示为2018世界杯梅西点球被扑出的画面,守门员用手把足球扑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守门员的手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7.(4分)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99s的成绩成为第一个打破百米10s大关的黄种人。在比赛过程中。他做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 m/s(保留整数)。

18.(2分)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扫码时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 条件。

19.(2分)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 的实像。 三、实验探究题(20题各6分,21题7分,22题各8分)

20.(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 (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 ,证明像与物体一样大。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使该实验现象更明显,最好在较 (选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第5页(共10页)

21.(7分)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物体 合金甲圆柱体A 合金甲圆柱体B 合金甲圆柱体C 合金乙圆柱体A 合金乙圆柱体B 合金乙圆柱体C 底面积S/cm 10 10 20 10 10 20 2高度h/cm 5 10 10 5 10 10 海绵被压下深度/cm 0.5 1 1 1.5 3 3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

(3)分析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除了转换法外,还有 。

22.(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木板上,平板小车通过电动机来控制运动,正方体木块水平放在平板小车上。开启电动机后,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第6页(共10页)

(1)由实验可知,正方体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牛,方向是 。 (2)4秒钟后,若将电动机的转速由每分钟10转调至每分钟30转,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还应增加的操作是: 。

四、解答题(每小题各8分)

23.(8分)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质量为3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该机器人工作时受到的重力为 牛。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如图),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2×10 m,若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300牛,则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强为多少?

﹣3

2

24.(8分)随着环保要求的增高,电动汽车使用率也越来越多。某型号的电动清洁车,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若在某次清扫工作中,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5min通过的路程为4km。求:

整车装备质量 最大载重量 额定工作电压 第7页(共10页)

600kg 750kg 48V

电动机额定功率 最高时速 (1)这段时间内清洁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大?

(2)清洁车空车时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3kW 22km/h (3该清洁车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2.5×10Pa,那么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最小是多少?

5

25.(8分)小金利用烛焰当物体、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当晶状体、光屏作视网膜来探究视觉的形成与调节。

(1)当人眼正常观察时,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关系符合事实的是图一中的 。 (2)保持图一A中的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A中凸透镜换成焦距更 的。相当物体远离时要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才能观察清楚

(3)若步骤(2)中未调整凸透镜,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这一步骤则相当于带上眼镜调节视力。 (4)在实验中,同组的小东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如图二)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

第8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