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737e2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7

A.①与③是由相同限制酶切割产生的 B.DNA连接酶可催化①与③的连接 C.经酶切形成④需要脱去2分子水

D.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答案 B

解析 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但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应不是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来的, A项错误;酶切获得④需要消耗2个水分子,C项错误;DNA聚合酶作用的是单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项错误。

方法链接 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是否由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判断方法

将黏性末端或平末端之一旋转180°后,看它们是否是完全相同的结构。是,则为相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否,则为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 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1.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2.常用载体——质粒

(1)本质: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2)质粒作为载体所具备的条件及原因

条件 稳定并能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无毒害作用 (3)作用

①作为运输工具,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②质粒携带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大量复制。 归纳总结

5

原因 能使目的基因稳定存在且数量可扩增 可携带多个或多种外源基因 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对受体细胞无毒害作用,避免受体细胞受到损伤 1.作为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2)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同步复制。

(3)必须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和鉴定。 (4)对受体细胞无害。

(5)载体的大小适合,便于提取和在体外进行操作。 2.标记基因的筛选原理

载体上的标记基因一般是某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而受体细胞没有抵抗该抗生素的能力。 将含有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抗性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受体细胞对该抗生素产生抗性。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存的是被导入了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如下图:

例5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下列关于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粒在宿主细胞内都要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B.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小型细胞器 C.基因工程使用的质粒一定含有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 D.质粒上碱基之间数量存在A+G=U+C 答案 C

解析 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需有一至多个酶切位点,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有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安全,且分子大小适合。质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一定都要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如宿主细胞是细菌细胞则不需整合。质粒是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而不是细胞器,也不会有碱基U。

例6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入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如图所示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的细菌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6

① ② ③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答案 A

解析 ①细菌能在含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和抗四环素基因没有被破坏,所以插入点是c;②细菌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其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正常而抗四环素基因被破坏,故插入点为b;③细菌不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其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被插入而破坏,故插入点为a。 易混辨析 细胞膜上的载体与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比较

(1)化学本质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可能是物质,如质粒(DNA)、λ噬菌体的衍生物,也可能是生物,如动植物病毒等。

(2)功能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功能是协助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是一种“分子运输车”,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 能生长 能生长 不能生长 细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 能生长 不能生长 能生长 ??作用:识别③双链DNA分子中某种特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特定部

位的④磷酸二酯键??结果:产生⑤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来源:主要从②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7

??TDNA连接酶

⑥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作用实质:在两个DNA片段之间

?? 形成⑦磷酸二酯键

4

常用种类:E·coliDNA连接酶、

⑧载体?分子运输车

???动植物病毒等

?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

?必备条件?具有

?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

???定和选择

?

常用载体:⑨质粒、⑩λ噬菌体的衍生物、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限制酶主要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②DNA连接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 ③所有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④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的位点不同 ⑤有的质粒是单链DNA A.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有很少量是来自真核生物——酵母菌,①错误;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一种病毒),②错误;EcoRⅠ、SmaⅠ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均为6个核苷酸,也有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③错误;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的位点不同,切割出不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④正确;所有的质粒都是双链的环状DNA分子,⑤错误。

2.下列所示的末端至少是由几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

B.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③④为相同的平末端,可能由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所得,故图示四种末端至少是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