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b9bc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2

故答案为:不一定;变小;见上图.

点评: 判断杠杆类型关键是比较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该题同时考查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解答的关键是找出动力臂变化情况.

17.在一轻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两个铁块M1、M2(M1>M2),调节两物体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平衡,则 M2 (选填“M1”或“M2”)离支点较远些.然后将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 能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考点: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一个铁块和一个体积较小的铁块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1L1=F2L2,两个铁块同时浸没到水中,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都发生改变,杠杆是否还平衡,取决于F′1L1与F′2L2的乘积,若F′1L1=F′2L2,杠杆平衡;若F′1L1≠F′2L2,杠杆就不平衡,将会向较大的方向转动.

解答: 解:两个铁块的质量不相等,杠杆平衡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M1gL1=M2gL2,

又M1>M2,所以L1<L2,即M2离支点较远些;

M1>M2,密度相同,所以V1>V2,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则F1=G1=ρ铁V1g,F2=G2=ρ铁V2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1L1=F2L2,即:ρ铁V1gL1=ρ铁V2gL2; V1L1=V2L2.

将两个同时浸没到水中,两个铁块受到浮力作用,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 F′1=G1﹣F浮1=ρ铁V1g﹣ρ水V1g=(ρ铁﹣ρ水)V1g; F′2=G2﹣F浮2=ρ铁V2g﹣ρ水V2g=(ρ铁﹣ρ水)V2g; F′1L1=(ρ铁﹣ρ水)V1gL1; F′2L2=(ρ铁﹣ρ水)V2gL2; 又V1L1=V2L2;

所以F′1L1=F′2L2,表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M2;能.

点评: 本题考查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就是比较F1L1与F2L2的值的大小,若F1L1=F2L2,杠杆平衡;若F1L1≠F2L2,杠杆就不平衡.

18.如图所示OB是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AB=3:1,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要加 40 N的力;若A点施加的动力2秒内使杠杆向上移动了10cm,则动力做功的功率是 2 W.

考点: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简单机械.

分析: (1)已知物体重G和动力臂OA、阻力臂OB,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OA=G×OB可直接求F的大小.

(2)利用公式W=FS计算动力做的总功,又知道做功的时间,可利用公式P=计算动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 解:(1)已知:OA:AB=3:1,则OA:OB=3:4,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OA=G×OB, 所以,F=

G=×30N=40N.

(2)动力做的功为:W=Fs=40N×0.1m=4J, 动力做功的功率为:P==

=2W.

故答案为:40;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功、功率和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重点是阻力臂和动力臂的确定和公式变形的理解和应用.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m,长度为L,竖直悬挂在转轴O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将木棒拉动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

(1)在图中画出θ=60°时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拉力F将如何变化?并推导拉力F与角度θ的关系式.

考点: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1)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作出F的力臂,并求出其大小.

(2)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变化情况,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拉力的变化;

根据三角函数,表示出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表示出F与θ的关系式. 解答: 解:

(1)由题O为支点,沿力F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从O点作其垂线,垂线段长即F的力臂,如图所示:

由题θ=60°,所以l=L.

(2)由题做出木棒这一杠杆的示意图如图:

由图可知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l变小,LG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阻力不变,所以动力F变大; 由图l=cosθL,LG=sinθ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cosθL=G×sinθL, 即:F=Gtanθ.

答:(1)F的力臂l见上图,力臂的大小为L;

(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拉力F将变大,F与角度θ的关系式为F=Gtanθ.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力臂的作图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要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由此熟练画出力臂,正确找到力臂的大小.

20.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验中,所用杠杆是一根重5N、质量分布均匀的硬棒.把棒的一端固定在O点,将重为15N的重物挂在棒的中点A,然后用手竖直提起棒的另一端B(如图所示,一切摩擦不计).

(1)若我们把重物提升了10cm,则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为 1.5 J,机械效率为 75% . (2)若只将重物的悬挂点由A移至C,而O、B位置不变,仍使棒的B端提升同样的高度,

与(1)相比,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变高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考点: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功的计算;杠杆的机械效率. 专题: 机械与功.

分析: (1)有用功是对重物做的功,用W有用=Gh计算; 根据W总=W有用+W额计算出总功;

最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杠杆的机械效率;

(2)分析此种情况下有用功、额外功的变化,得出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变化,得出结论. 解答: 解:(1)有用功W有=Gh=15N×10×10﹣2m=1.5J;

重心在棒的重点,其提升的高度与物体上升高度相同,则额外功W额=G杆h=5N×0.1m=0.5J, 总功W总=W有用+W额=1.5J+0.5J=2.0J, 机械效率η=

×100%=

×100%=75%;

(2)只将重物的悬挂点由A移至C,而O、B位置不变,仍使棒的B端提升同样的高度,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增大,根据W有用=Gh,所做的有用功增大,而克服杆本身重力做功不变,即额外功不变,可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增大,机械效率提高. 故答案为:(1)1.5;75%;(2)变高.

点评: 本题是有关杠杆机械效率的分析,关键掌握利用杠杆提升时,额外功是克服物体本身重力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