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讲义:专题1第一单元第四课时物质的分散系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讲义:专题1第一单元第四课时物质的分散系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d47223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2

第四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

——————————————————————————————————————

[课标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常见类型。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并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并会书写强酸、强碱和盐的电离方程式。,

1.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

的混合体系称为分散系。

2.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其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为分散质微粒直 径介于10-9~10-7 m之间。 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和吸附性。 4.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5.酸、碱、盐、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而多数非金属氧化 物、NH3、蔗糖、酒精等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分散系和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称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体系。

(2)分类:

[特别提醒]

分散系是混合物,纯净物不可能是分散系。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①含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1

②应用:鉴别胶体与溶液。

(2)吸附性: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 3.胶体的应用

(1)铁盐和铝盐用作净水剂。 (2)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

(3)医学上利用高度分散的胶体来检验或治疗疾病。

(4)广泛用于冶金工业中的选矿、石油原油的脱水、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制造。

1.如下图所示,把两只小烧杯置于暗处并进行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盛Fe(OH)3胶体的烧杯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没有看到光亮的通路。实验的目的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2.在两只烧杯中各放等量的浑水,再向其中一只中加入Fe(OH)3胶体,观察发生的现象?为什么有此现象?

提示:加入Fe(OH)3胶体的烧杯中,溶液变得澄清,这是由于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而不是有无丁达尔效应,但利用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胶体。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 溶液 <109m -胶体 109~ -浊液 >107 m -107 m -分散质微粒种类 性 质 外观 稳定性 分散质微粒能否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高分子或多 分子聚合体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巨大数目的 分子聚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2

透过滤纸 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 鉴别 能 无丁达 尔效应 不能 有丁达 尔效应 不能 静置分层 或沉淀

1.如图是聚光电筒照射“淀粉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的照片。下列关于该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可能是胶体

B.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小于109 m

C.该分散系是电解质溶液 D.该分散系具有较强的导电性

解析:选A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可以发现:烧杯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发生的丁达尔效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解析:选D 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A项错误;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的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B、C项错误;从物质分类角度看,D项正确。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

3

H2O等化合物。

(2)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等。

2.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3.电离方程式

(1)H2SO4:H2SO4===2H+SO24 +

(2)KOH:KOH===K+OH (3)NaCl:NaCl===Na+Cl 4.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1.分别用相同浓度的①蔗糖溶液、②盐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氯化钠溶液、⑤酒精溶液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

+-

(1)如图闭合开关K,现象是灯泡亮的一组有________;灯泡不亮的一组有________。 提示:②③④ ①⑤

(2)灯泡亮的一组是电解质吗? 提示:不是,因为都是混合物。

(3)只根据这一现象能否来判断该溶质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提示:不能,水溶液能导电的,该溶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CO2的水溶液都导电,但SO2、CO2是非电解质。

2.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该元素或原子团在此化合物中所显示的化合价,但正、负号应写在电荷数字的后面;

(2)将表示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的右下角数字改成右边离子符号前的计量数而表示离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