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014ab169dc5022aaea00f9

6.毒性颗粒(toxic granulation)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紫黑色或深紫红色颗粒,称毒性颗粒;常见于严重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被认为是特殊颗粒生成受阻或发生变性所致。

7.毒性指数 是计算含有毒性颗粒的细胞数与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100个或200个)的比例。临床检验工作中常用毒性指数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毒性指数:1为极度,表示病情严重;0.75为重度;0.5为中度;<0.25为轻度。

8.棒状小体(Auer body) 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1~6μm,一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它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就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9.杜勒小体(D?hle body) 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它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1~2μm,是胞质局部不成熟,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它亦可见于单核细胞中,常见于严重感染,如猩红热、白喉、败血症等。

10.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指中性粒细胞体积大小悬殊。常见于一些病程较长的化脓性感染。可能是内毒素等因素作用下骨髓内幼稚中性粒细胞发生顿挫性不规则分裂的结果。

11.空泡(vacuoles) 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是细胞受损后胞质发生脂肪变性的结果。最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

12.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但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改变。骨髓增生但很少达到白血病的程度,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13.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 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异常形态变化,称异型淋巴细胞或“Downey”细胞。正常人血片中偶见,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10%)、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病毒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14.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是机体对各种病理因素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及/或边缘池的粒细胞进入血循环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增多的粒细胞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或较为成熟的杆状核粒细胞;临床上多见于感染及炎症、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急性中毒及失血等。

15.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多 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为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异常增生并释放到外周血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病理性的粒细胞;主要见于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16.粒细胞缺乏症 指外周血白细胞数<2.0×10/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L或消失的一种征象。患者往往起病急骤,发热、感染等症状严重。

17.Pelger-Hüet畸形 成熟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退,核常呈杆状、肾形、眼镜形、哑铃形或少分叶(两大叶),但染色质致密、深染,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状。通常见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也常见于MDS、粒细胞白血病和某些药物治疗后,也可继发于某些严重感染称为假性Pelger-Huet畸形。

18.Chediak-Higashi畸形 中性粒细胞中均含有几个~数十个直径为2~5μm的包涵体,呈异常巨大的紫蓝色或灰紫色块状物,为异常溶酶体颗粒连缀在一起融合所致,也可见于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9.Alder-Reilly畸形 与遗传因素有关,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含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颗粒特别粗大,但不伴有白细胞增高及核左移、空泡等其他毒性变化,原因是胞内溶酶体不能分解黏多糖导致其沉聚,也可在其他白细胞中出现。

9

9

20.May-Hegglin畸形 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粒细胞终身含有淡蓝色包涵体,此种包涵体与严重感染、中毒时出现的D?hle 小体相同,但常较大,其它粒细胞甚至巨核细胞也能见到。

21.细胞退行性变 细胞发生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细胞核固缩、肿胀和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现象,常见于衰老和病变细胞。

22.细胞核变性 细胞核发生核固缩、核溶解及核碎裂现象。核固缩即细胞核固缩为均匀深紫色的块状;核溶解即细胞核膨胀、着色浅淡和核轮廓不清;核碎裂即细胞核碎成若干小块的现象。

23.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体增大,核分叶过多达5~9叶,甚至10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

24.环形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内出现闭锁环形杆状细胞核常见于MDS和粒细胞白血病。 二、选择题

1.D 2.A 3.D 4.D 5.C 6.D 7.C 8.A 9.B 10.E 11.D 12.C 13.E 14.D 15.E 16.D 17.C 18.C 19.D 20.B 21.C 22.D 23.E 24.B 25.B 26.E 27.D 28.D 29.A 30.A 31.A 32.C 33.B 34.C 35.B 36.D 37.A 38.B 39.D 40.D 41.A 42.D 43.E 44.C 45.D 46.E 47.D 48.C 49.D 50.E 51.D 52.C 53.A 54.C 55.B 56.B 57.C 58.C 59.B 60.C 61.C 62.A 63.D 64.D 65.C 66.D 67.E 68.D 69.A 70.A 71.E 72.C 73.D 74.C 75.C 76.B 77.C 78.B 79.D 80.D 81.A 82.D 83.C 84.D 85.B 86.A 87.E 88.C 89.D 90.C 91.E 92.C 93.B 94.D 95.B 96.A 97.A 98.D 99.E 100.B 101.A 102.A 103.E 104.A 105.E 106.B 107.D108.C 109.E 110.B 111.D 112.B 113.E 114.B 115.C 116.C 117.D 118.B 119.A 120.B 121.A 122.C 123.B 124.B 125.A 126.A 127.B 128.A 129.C 130.ADE 131.AC 132.ADE 133.BD 134.CDE 135.ADE 136.AC 137.CDE 138.ABC 139.ABE 140.BCD 141.ABC 142.BDE 143.ABC 144.BCD 145.ACD 146.AD 147.ABC 148.BE 149.ABE 150.CDE 151.BCE

三、简答题

1.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时,如何消除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在某些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中可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它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使白细胞计数结果偏高。因此,当血液中出现较多有核红细胞时,必

须将其扣除。校正公式如下:

校正后白细胞数/L?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有核红细胞数

2.如何利用血涂片中所见白细胞数量与白细胞总数的关系进行经验控制?

临床工作中,常以血涂片中所见白细胞的多少粗略核对白细胞计数结果有无大的误差。在血涂片厚薄适宜的情况下,血涂片中所见白细胞的多少与白细胞总数的关系,如不符需复查。

血涂片白细胞密度与白细胞总数的关系

血涂片白细胞/HP

2~4 4~6 6~10

WBC(×10/L)

4~7 7~9 10~12

9

10~12 13~18

3.什么是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以2~3叶为主,杆状核与分叶核中性粒细胞之间的比值为1∶13。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可发生变化,即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

4.白细胞总数、核象变化、毒性改变与患者感染范围、严重程度及机体反应性之间有何关系? 白细胞总数增高程度因感染范围、严重程度及机体反应性不同而有所不同。轻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分类时可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多>10×10/L并可伴轻度核左移;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增高,常>20×10/L并出现明显的核左移。以上情况表明机体反应性良好。感染过于严重如感染引起中毒性休克或机体反应性较差时白细胞可不增高反而减低且伴有严重的核左移。

5.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有什么意义?

(1)绝对增多:①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疾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②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也可见;③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增多明显,且可导致白细胞总数增高。

(2)相对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因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以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

6.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有何临床意义?

①超敏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等。②寄生虫病:尤其是蛔虫、钩虫、绦虫等。③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疱疹样皮炎等。④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⑤某些恶性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肺癌、宫颈癌、鼻咽癌等。⑥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均减少。惟独猩红热除外,反而增高。⑦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脑垂体功能低下及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7.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的恢复期等。②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③某些感染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8.试述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①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以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明显。如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扁桃体炎。②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的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③急性溶血: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④急性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时,WBC常明显升高且出现于Hb降低之前,可能与应激状态,一过性缺氧有关。⑤急性中毒:如化学药物(安眠药、敌敌畏)、生物毒素(蛇毒)、代谢性中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⑥恶性肿瘤: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WBC增高的机制与促粒细胞生成素的生成、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被破坏、肿瘤组织坏死的分解产物引起贮备池的粒细胞释放等有关。

9.试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

①某些感染:见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如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②某些血液病: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秉、

9

9

恶性组织病。③慢性理化损伤:放射线、放射性核素;化学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自身免疫性核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⑤脾功能亢进:肿大的脾脏吞噬破坏过多的白细胞以及分泌过多的脾素灭活了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子。

10.试述采用显微镜计数法进行白细胞计数时,如何避免技术误差?

技术误差是造成白细胞显微镜计数误差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操作不正规和仪器不精确所造成,应通过规范、熟练的操作、仪器的校正、试剂的标准化和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加以避免。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器材:使用器材均须清洁、干燥,并经过严格校准,采用标准化的试剂。

(2)标本采集和稀释:原则上均应采用静脉血。静脉采血时,血液与抗凝剂应立即充分混匀、所用标本应新鲜;采末梢血时,采血部位不得有冻疮、水肿、发绀及炎症等;采血速度要快,针刺深度要适当,不能过度挤压;稀释液应过滤,取血量和稀释倍数要准确;加入血液后应与试剂充分混匀,并放置5~10min后充池计数。

(3)加盖玻片方式向计数板加盖玻片的方式,可影响充液的高度,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用的“推式”法向计数板加盖玻片,以保证充液体积的高度为0.10mm,减少计数误差。

(4)充液的影响:充池前应充分混匀稀释液(适当用力,快速振荡30s即可),但应避免摇出过多气泡;充液时,避免充液太多或太少、断续充液、产生气泡及充液后盖片移动,以免细胞分布不均,影响计数结果。

(5)计数压线细胞时,应遵循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

(6)计数池内的细胞分布要均匀,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时,各大方格间的细胞数,不得相差8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的误差不超过10%。否则应重新充池计数。

(7)有核红细胞的影响 若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因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可使白细胞计数结果偏高,须按下列公式加以校正。

校正后白细胞数/L?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有核红细胞数

式中,有核红细胞指:血涂片上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同时数得的有核红细胞数。 11.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计数误差中主要的固有误差是什么?如何避免?

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中主要的固有误差是计数域误差,是每次充液后血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造成的。

根据统计学原理,血细胞在计数室内的随机分布符合泊森(Poison)分布,其标准差S= 胞重复计数的均值),CV=S/m×100%=1/

9

m(m为白细

m×100%,即变异系数(计数域误差)可随计数的细胞数增多而

9

减小。因此,当白细胞数太低<3×10/L时,可扩大计数范围或缩小稀释倍数;白细胞数太高>15×10/L时,则适当增加稀释倍数。

此外,根据Berkson实验表明,固有误差还应包括计数池和吸管的使用次数,同一样本,多支吸管稀释,在多个计数板计数,较同一稀释液在同一计数板同样多次计数所得的结果更接近真值,因此,可采用此方法以减少固有误差。

12.采用嗜酸性粒细胞显微镜计数时,除了应该注意引起白细胞计数误差的因素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采用嗜酸粒细胞显微镜计数时,除了应该注意引起白细胞计数误差的因素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中的乙醇、丙酮等为嗜酸性粒细胞的保护剂,若嗜酸性粒细胞被破坏,可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