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练习含解析(17)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练习含解析(17)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18a5ca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6

(图中箭头“飞离北京路线、飞回北京路线”)

11.(2018北京昌平期末)图中四地( ) A.甲地夏季高温多雨

B.乙地定位仪获得数据误差最大 C.丙地生长热带雨林

D.丁地草木茂盛,便于雨燕繁殖

答案 C 本题考查气候。甲地位于亚洲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A项错误;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定位仪获得数据误差最小;丙地地处刚果盆地一带,植被为热带雨林,C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雨燕繁殖在我国北方地区,而丁地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D项错误。 通常情况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混血熊”在北极圈出现了。完成下面两题。

12.(2018吉林统考)“混血熊”出现的地理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板块活动 C.洋流运动 D.太阳活动

答案 A 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而出现在北极圈的“混血熊”是灰熊和北极熊交配的后代,这说明全球变暖使灰熊活动范围向较高纬度扩展。

13.(2018吉林统考)若干年后,北极地区也许再也找不到一头纯白色的北极熊了。从根本上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措施是( ) A.适当猎杀公灰熊 B.建立北极熊保护区

C.禁止热带雨林的开发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 D 由上题可知,“混血熊”出现的原因是全球变暖,而缓解全球变暖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6分)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4分)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答案 (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气温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气温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气温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解析 (1)据图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其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2)气候类型根据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大陆西岸40°—6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是受洋流、地形及盛行风影响。(3)结合大气环流的特征,冬夏季高低压中心位置的变化,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主导风向。(4)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山地阻挡寒冷气流。

15.(2018湖南益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通过研究做出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分析和预测显示:我国北方在过去50年增温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将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

(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至少列举3点)

答案 (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带。 (3)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有利于粮食生产。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植树造林;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北方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带。 (3)我国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地区,据材料一可知,全球变暖后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增多,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有利于粮食生产,因此其粮食产量会增加。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主要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毁林有关,因此为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植树造林;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