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194e6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5

C.发展社会生产 D.重视强国富国

23.“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王阳明的“心学”

24.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 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 20 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第 II 卷

二、主观题(本题共 3 题,25 题 12 分,26 题 20 分,27 题 20 分,共 52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

兴现象比较, 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又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

——(日)宫崎市定

《东洋近代史》概括材料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9

准确)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

材料一 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 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材料二 在 19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三 1900 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 19,美

国 12,德国

13 ,法国 11。从 1870 年至 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

10

了。 时间 世界贸易指数 (以 1913 年为 100) 1880 年 1890 年 1900 年 材料四

68 世界贸易总额

49 7.6 36 4.8 贸易总额 (单位 10 亿法郎) 3.5 (1) 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10 分)

(2) 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6 分)

(3)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4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

材料一 1943 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 50 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 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 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 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 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摘编自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

史影响新论》

比较材料一中凯恩斯和怀特关于战后世界经济体系观点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

(1)

析怀特计划被采纳的原因。(8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核心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

响(12 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