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对化工的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环境影响评价对化工的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20c042cc7931b765ce15a9

环境影响评价对化工的影响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一个建设项目预测其未来的环境影响, 这里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地球物理影响和生物地球化学影响, 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其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随着化工行业的兴起大规模的化工废弃物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结合化工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特征,分析现有化工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改进措施。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社会加强环境管理、防治污染、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它在社会经济相关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运用。受此影响,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它是一门综合型专业课,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其它课程联系紧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环境评价方法进行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并能够对某一环境进行现状分析未来预测,使学生明确收集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信息的重要性,真正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技能。由于化工产品大多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其生产所需原料、辅料及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副产物一般也属于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因此,在我们学习环境影响评价后,我们对于化工生产的原料、产物、中间产物、副产物等的一系列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作用及类型,火灾危险性等,环保产考标准等详细列出,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对其进行细致的环境影响识别。在生产后而衍生出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分析结合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工程分析,制定合理安全的运输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将化工生产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如果可以应尽量消除。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以后,我们对于化工的一切都可以有合理的规划以及比

较切合实际的处理方法,降低我们化工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染可以让化工行业跟好的发展。

教学方法的一些问题(1)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第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其它专业课之间存在内容交叉和衔接问题,如何合理统筹编排环境专业各课程教学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知识丰富,内容涉及面广,在教学中难免进行必要的课程知识割裂,但又必须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因此,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必须抓住讲授主线开展教学工作。第三,由于课程的内容以文字描述为主,学生普遍反映教材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理工科教材叙述形式,导致学生难以抓住课程重点。另外,案例分析中直接给出了结果,而缺乏案例的分析的详细过程,使得学生难以领会环境评价结论的源核心。(2)学习难度大,学生缺乏兴趣。本科生在大学期间,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自己以后的职业和个人兴趣,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课程成绩的评定才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对2009 级选修该专业的154 名学生的问卷调查,75.9% 的学生表示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其中表示今后不愿意从事这个领域工作的学生占58.3% 。在问到不感兴趣的原因时,60% 的学生选了“枯燥,没意思”,20.9% 的学生认为“内容太难,不易掌握”,还有8% 的学生甚至“感觉像文科学生学习的课程”。由此可见,教材内容的枯燥、纯粹法律条文的罗列,难以激起理工科学生的兴趣,与他们平时所学课程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因而难以适应。(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在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中,发现学生在编写评价报告书时,存在严重的“纸上谈兵”现象。主要原因是缺乏实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会,所以学生只能胡乱编写一个案例,或者干脆从网络上下载一个案例草草分析一下了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走出去,结合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以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好这门课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清晰讲授主线。第一,着手编写好的教材。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应沿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技术方法这一主线,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技术路线逐渐展开,添加经典案例分析,让教材使用者能够分清楚环境影响评价各工作阶段之间的联系,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二,在教学内容讲解方面。先详细讲解总则,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论和环境质量标准,熟记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等内容,然后逐节讲解各

论,再讲解总论中涉及的方法和基本程序,加以实际案例分析。注重理论知识的时效性与实践锻炼的针对性。第一,理论课的讲解方面。一个最基本的环境影响评价要从大气、地表水、噪声、土壤、生态等众多环境要素为基础展开,所以首先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该门学科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国内外的环评动态、科研进展(尤其是新标准和新预测模型)、国内最新政策和技术导则、重大环境影响评价事件等,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保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还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要求相结合。第二,在实践环节安排上,根据课程培养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课要以学生汇报实践为主,教师点评为辅,进行研究式教学。教师要对模拟案例进行充分的准备,帮助学生确定调查方案,对方案中涉及到的地点、工程建设规模、生产工艺、现场监测的数据等都要事先确定下来,对学生可能需要的参考资料、计算程序提供出处。第三,利用各类平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社会组织代表人到学校进行环保法规、环境影响评价动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今后就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机会。多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实践教学的趣味性。

第一,完成任务法。每讲完一个章节,教师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作为课后作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安排1-2 周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随后对每一小组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报告表和评价大纲进行集中讲解和点评。第二,实地考察法。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学生外出实地考察,对环境质量评价中涉及的“环境现状”有深刻的印象。第三,利益驱动法。要让学生了解环评工作的重要性和环评人才的就业收入等前景看好,以增加其学习动力。 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感觉就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理论课,但一上课就感觉不一样了,老师并不是生硬的讲理论,还会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发生的事件讲解,联系当前国家政策分析,丰富上课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能跟好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剑;《谈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探究》;新一代;

2012.07

【2】 李荣华、张增强、朱建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黑河教育;2012.04

【3】 Fernando E.Rey;《化工厂的环境监测》;产品与环境;

1992;第14卷,第一期

【4】 王华东;《环境影响评价讲座I》;1980

【5】 李淑芹,孟宪林;《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汪玲,邵露洁,赵芳;《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3

【7】 邵爽;《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论坛;

2013.05

【8】 王永太;《试谈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能源环境 【9】 刘军;《浅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广角;2014.01 【10】 邵飞;《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科技创业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