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导学案: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导学案:第15章 电流和电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5cd6ed0b1c59eef8c7b4fa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两种电荷

教师寄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阳;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中心任务:识别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课前预习案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衣服表面能吸附灰尘;用塑料尺子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能吸起纸屑;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____ ”。 或者说带了“____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

2、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 。

3、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问题:两个物体相互吸引,一定是带异种电荷吗?为什么?

4、 叫做电荷量,可简称 。电荷量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5、验电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问题:根据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出什么? 。 5、原子由 和 构成。由于 所带的 电荷与所有 所带的 电荷在数量上 ,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6、当两个物体摩擦时,电子会发生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 ,只是 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7、 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 , 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 。金属导电靠的是 ; 疑难问题收集:

课堂学习案

探究一 两种电荷既相互作用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看到的现象是 。 (2)如图乙所示,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看到的现象是 。

(3)如图丙所示,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看到的现象是 。

归纳总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和 ,而且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例1、四个绝缘轻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那么D球可能是( ) A、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 B、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 C、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 D、不带电荷.

探究二 导体和绝缘体

动手完成课本P34的实验,并思考一下问题:

(1) 对比甲乙两图中验电器A和B金属箔张开角度的变化,分析:A带的电荷如何变化?

B带的电荷如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 将乙图中的金属棒换成塑料棒,观察A、B两金属箔张开的角度,电荷的多少发生

变化吗?这说明什么?

(3) 金属能够导电的实质是什么?绝缘体不导电的实质是什么?

归纳总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 。如: 。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些特定条件可以转化。

例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中电子很少,所以不能导电;

B.金属导体中是靠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导体是重要的电工材料,而绝缘体不是;

D.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

梯度训练

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金属勺 B.塑料盆 C.玻璃杯 D.干木棒 2、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 )

A.带与A球不同种的电荷 B.带与B球不同种的电荷 C.带与C球不同种的电荷 D.一定带正电荷 3、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

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4、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 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5、下列现象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

A. 运油的汽车后往往拖一根铁链在地 B. 小刀削铅笔时,刀片往往会粘住木屑 C. 晚上脱毛衣时,往往会听到噼啪声 D. 有些计算器在光线照射下就能对其充电 6、 用丝线悬挂着的三个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能吸引,则(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D.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7、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绝缘体不能够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B.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正电荷,所以能导电 C.只有导体才能做摩擦起电的实验 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8、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 )

A.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 B.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 C.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 D.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9、小刚家买了“神奇的毛刷”当这种毛刷在衣服上滚动时,把衣服上的灰自动吸入刷内,这种毛刷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1) ,(2) 。

当堂测试

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笔杆 B.橡胶手套 C.不锈钢尺 D.陶瓷碗

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

3、一个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先合拢又逐渐张开,说明( ) A.这个物体带负电 B. 这个物体带正电

C. 这个物体不带电 D. 这个物体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4、在晴朗有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5、如图所示,用丝线悬挂着A、B、C、D、E、F六个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肯定带电的小球是 ;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 ;不能确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 .

6、与丝绸摩擦的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 则 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 ,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教师寄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 3、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4、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简单的电路和连接实物电路 中心任务:能识别电路并画图

课前预习案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 形成电流,把 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 流向 。 2、电源的作用是 ;用电器的作用是 。 电路的构成有 、 、 、 。

问题:只要组成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对吗?

3、画出下列实物的元件符号。 实物 电灯 开关 电流表 电动机 符号 实物 电池 电阻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符号 4、 叫电路图。 5、电路有三种状态,他们分别是 、 、 。 (1)处处联通的电路叫 。

(2)电路中某处断开的电路叫 。用电器 (填“能”或“不能”)工作。 (3)、未经用电器,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正、负极的电路,叫做 。

用电器 (填“能”或“不能”)工作。

疑难问题收集:

课堂学习案

探究一 电路的组成

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先后取走电路中任意元件,小灯泡还能发光吗?一个完整的电路都是有哪几部分构成的?

归纳总结: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 、 、 、 四种原件,缺一不可。 电路各组成元件的作用填写下表: 元件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作用 常见器件 例1: 如图所示电路图,哪个是完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