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门禁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基于RFID的门禁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6737844a7302768f99391c

第1章 绪论

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很多的通道(像办公室,酒店客房)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这两种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但随着这两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们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磁卡锁的问题是信息容易复制,卡片与读卡机具之间磨损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密码锁的问题是密码容易泄露,又无从查起,安全系数很低。同时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读卡部分(密码输入)与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装在门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开锁。这个时期的门禁系统还停留在早期不成熟阶段,因此当时的门禁系统通常被人称为电子锁,应用也不广泛。

最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5]。

1.3 RFID门禁系统的优越性

(1)使用寿命长 RFID卡和读卡器无需机械接触即可工作,从而避免了因机械磨损而导致的故障,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2)使用方便 RFID卡使用非常简单,不需固定方向和位置,决不会有黑暗中找不到锁孔的烦恼。

(3)安全可靠 每张卡在出厂时都写有唯一的不可更改的编号,卡和读卡器均不可复制,且防水、防磁,抗干扰。当卡片不慎丢失,不需再劳神费力换锁,只需在控制器或系统软件将卡片删除便可万无一失,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一卡多用 机械锁每门至少必须配一把钥匙,而RFID卡可以一张卡开多个门,只要随身带一张卡,便可通行任意通道,再也不用带很多沉甸甸的钥匙[6]。

3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针对国内目前的市场需求情况,通过51单片机实现了一套基于RFID的门禁系统。论文在探讨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基础上,设计了门禁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给出了以51单片机和RFID读卡器为核心的门禁系统设计方案,包括设计主程序流程图和模块子程序,并进行实际电路调试。

1.4.2 本论文结构

第一章:绪论。简要论述了课题的背景及意义、探讨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和论文结构等。

第二章:RFID门禁系统理论基础。主要概述了射频识别技术,说明了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结构,介绍了门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且提出了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门禁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主要讲述门禁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框图及外围模块电路的设计以及展示了门禁系统的硬件实物。

第四章:门禁系统软件设计。主要讲述软件设计框图、主程序设计流程和各个子程序模块的设计,并且对程序的编译与调试做出了简要的说明。

4

第2章 RFID门禁系统理论基础

第2章 RFID门禁系统理论基础

2.1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从八十年代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射频识别是无线电识别的简称,它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综合了现代计算机智能控制、智能识别等高新技术,顺应了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的发展需要。是当前最受人们关注的技术之一。射频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自动完成识别过程、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数据存储量大等优点,极大地加速了有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近年来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7]。

2.2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

通常情况下,RFID的应用系统主要由读写器和RFID卡两部分组成的,如图2-1所示:

应答器读写器计算机射频前端逻辑控制存储器图2-1 射频识别系统原理图

其中,读写器一般作为计算机终端,用来实现对RFID卡的数据读写和存储,它是由控制单元、高频通讯模块和天线组成。而RFID卡则是一种无源的应答器,主要是由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外接天线组成,其中RFID卡芯片通常集成有射频前端、逻辑控制、存储器等电路,有的甚至将天线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RFID 应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RFID卡进入读写器的射频场后,由其天线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作为芯片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

5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检得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信息处理,所需回复的信息则从存储器中获取经由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读写器。可见,RFID 卡与读写器实现数据通讯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是天线。一方面,无源的RFID卡芯片要启动电路工作需要通过天线在读写器天线产生的电磁场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另一方面,天线决定了RFID 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信道和通讯方式[8]。

2.3 射频识别系统的结构

射频识别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2-2所示:主要是由两部份组成:读写器和射频卡。

读写器数据天线射频卡收发模块天收发模块 控制模块线能量控制模块存储器接口模块计算机

图2-2 RFID系统典型结构

读写器同RFID卡之间通过无线方式通讯,因此它们都有无线收发模块及天线(或感应线圈)。RFID卡中有存储器,内存容量为几个比特到几十千比特。可以存储永久性数据和非永久性数据。永久性数据可以是RFID卡序列号,它是用来作为RFID卡的唯一身份标识,不能更改;非永久性数据写在EEPROM等可重写的存储器内,用以存储用户数据。RFID卡可以根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