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高考调研历史周考试题二(含详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2020年高三高考调研历史周考试题二(含详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7ac68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2

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2012届高考调研历史周考试题二

(本试卷由选择题与材料题组成,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2·浙江高三调研考试·13题)春秋时期,宋楚两军对垒,宋军不乘时出击而大败。国人归咎于宋襄公,襄公辩称:“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其中“亡国”的“国”指( )

A.夏 B.商 C.西周 D.宋

【解析】回答本题需掌握下列两个知识点,对宋襄公本人有一定了解;知道商朝灭亡后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建立宋国。材料“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大意是:(宋襄公)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但我仍有和先人一样的品格,不会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商朝人性格特点表现有重义轻利、忠厚朴实)。 【答案】B

2.(2012·河北沧州高三复习质监·1题)《中国太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考查宗法制的作用。关键信息: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AB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3.(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三次联考·1题)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西周宗法制度示意表》,要求同学们依据表中信息去做些推论。有四位同学做出了如下四种推论,其中有违史实的是( )

A. 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内部政治等级尊卑有序 B. 用嫡长子继承制解决统治者的权力继承问题 C. 西周宗法制下女性不享有各阶层的继承权

D. 受封者在各自受封区域内享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题干所示示意表中清楚地表明天子、诸侯、大夫、士这四者等级制度森严,尊卑有序。示意表中“大宗”、“嫡长子”显示天子、诸侯、大夫均依据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权力地位的继承问题即各自嫡长子为大宗继承各自的权力地位,其余诸子为小宗,被分封于下一等级别之下,。在这继承与被分封的过程中全部局限于统治阶层的儿子之内,其女儿等皆备排除在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表明当时全国的土地都归周天子为代表的国家所有。但是仅仅局限于经营权,其土地性质并未随着分封的进行而有任何改变,故受分封者并不享有其封地的所有权。可见A、B、C三项均可从材料中推导出来且符合史实,D项推论有违史实,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D项。 【答案】D

4.(2012·广州调研12题)由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当时( )

A.国家管理制度非常落后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矛盾 C.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管理国家 D.国家政权由严密趋向松散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故A、B、D不正确,C项正确。 【答案】C

5.(2012·安徽名校高三模拟二)《诗经·公刘》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这与下列哪个制度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央集权制 【解析】“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大意是:公刘招呼众人吃、喝,众人拥戴公刘做君主和族长。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材料反映出宗法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项。A、C、D在材料中不能反映。 【答案】B

6.(2012·安徽黄山模拟)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即为明成祖,欲请方孝孺为其草拟即位诏书,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此朕家事”。相传方孝孺后被诛十族。明成祖的话揭示了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制度(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家天下的制度

【解析】考查古代君主专制主义制度。方孝孺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他认为朱棣继承皇位是不合宗法制的,应该由建文帝之子继承,而朱棣认为这是朱家的家事,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国事、家事合一的家天下制度,选择D项。 【答案】D

7.(2012·安徽合肥八中第四次月考)西周的分封制较之于夏商,又有制度的创新,被称为“封邦建国”,体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②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③逐级分封 ④规范赋税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在一起;从周王开始逐级分封,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贵族。受封的诸侯要负担一定的的义务,但是没有对赋税制度的规范。 【答案】C

8.(2012·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2题)《旧唐书列传第十八》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并逼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继位,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做法违反了( )

①宗法制 ②“礼” ③“三纲五常” ④“民贵君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孔子强调的“礼”即周礼,是指西周确立的严格的君臣、父子等礼仪制度,用来调整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而“民贵君轻”思想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本题无关系。 【答案】C

9.(2012·黄山毕业班第一次质检)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当个人起来坚持自己作为国家的成员而非作为家族的成员之地位时,宗族社会便瓦解了”。造成所谓“宗族社会”瓦解的原因不包括(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宗法制及其观念的崩溃 D.政治及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抓住时间20世纪初这一关键,宗法制的崩溃不是在这一时期。故选C。其他选项符合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背景。 【答案】C

10.(2012·海南四校联考·4题)《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解析】噩侯反叛周王室说明分封制受得冲击,趋向衰落。禹服从周王命令擒获噩侯说明周王仍然有一定实力。因此选A。 【答案】A

11.(2012·山东日照高三模块考试·1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故应选A;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故可排除B项;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是第二阶段专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