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GPS对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北斗GPS对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a147116bd97f192279e9b6

中国北斗欲破美国GPS封锁,北斗定位系统与GPS对

作者:张春续 日期:2013-1-9 11:45:28 阅读数:304 网友评论:0 条

.

第一部分--技术对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和GPS一代媲美 定位精度两者差距不大,GPS系统更成熟些

首先,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它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后第三个进入GNS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经认定的供应商之一。

而且,在技术上北斗是足以比肩第一代GPS系统的。来自中科院杨元喜的数据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发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

止轨道卫星,在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第一代GPS系统相比,北斗规模更庞大。

不过虽然卫星数量上占优,但两者的精度差距却不明显。北斗定位的误差在5-10米左右,而GPS的误差也在6-10米上下。

在另一方面,GPS的优势却很明显,即GPS有将近20年的系统运行历史。美国的GPS系统早在1994年就已经可以实现全球全天候覆盖的定位导航,1994年至今积累的运维经验和数据累积使得GPS系统在应对不同情况时的可用性远超其它导航系统,而北斗系统要到2020年卫星发射完成才能实现全球覆盖。

北斗有GPS不具备的互动性,这一功能在边远地区有优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导航工程办公室主任吴东曾这样描述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将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了起来。世界上其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用户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用户的情况,而这种互动性也是北斗系统最大的优势。”

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在交通、渔业、水文、气象、林业、通信、电力、救援等行业都有了一定的应用。北斗一代自2003年底正式运行以来,到现在已注册用户数大约在10万,其中渔业应用最广,占比超过60%。渔政部门已通过北斗向渔民发送了12500条气象警报。还根据北斗反馈的定位信息,救助了渔船6艘,旅游船1艘,救助

渔民27人,游客6人,危重病人1人。更有渔民称:“船上只供奉两样东西,一是妈祖,二是北斗。”

长期看,GPS二代无缝升级已开始,三代已进入研发后期,技术上仍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北斗和GPS的参数比较都是在北斗二代和GPS一代之间进行的。在数据上,北斗二代的精度与GPS一代不相伯仲,而抗干扰能力比GPS更好。但这些在2020年北斗实现全球覆盖的时候便会成为过去式。

因为美国波音公司空间和智能系统部门(Boeing Space and Intelligence. Systems)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目前正在建造30颗新的GPS卫星(GPS IIF),用以将第一代GPS系统原有的28颗卫星(包括4颗备用卫星)1个接1个地替换掉。

这些新卫星将使GPS的性能发生质的飞跃:升级后的GPS商用信号容量会翻3倍;精度会大幅提高;系统的速度会更快;卫星上将装备更加准确的原子钟,精度达到10亿分之一秒;而且还会使用新的抗干扰技术。在过去两年,美国就已经发射了三颗新一代的GPS IIF卫星,而整个升级估计会于2020年左右完成。

所以说,当中俄以及欧洲忙着建设自己的第一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对自己的GPS系统进行无缝换代了。不仅如此,根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GPS IIF之后的更新一代的GPS III卫星的研

制也进入攻坚阶段,并且计划在2014年5月份发射,而第二颗第三代卫星则计划在首次发射后的9个月后发射.

.

.

第二部分--市场占有率对比:GPS已形成市场覆盖,北斗处于要“挤进去”的角色

在中国,GPS现有市场覆盖率超过95%

除了在技术上的差距,北斗在市场占有率上也远远落后于GPS。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北斗一代终端社会持有量为10万余套,参与北斗终端研发或销售的企业数量只有50到60家,年产值不超过4亿元;而同一时期,GPS导航终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