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诗变和中唐两大诗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历诗变和中唐两大诗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c3a6323968011ca30091f6

水一样有限。这种想象确实是匪夷所思,遥测天地宇宙之外的形象,在天问中就有滥觞,而诗人的想象有时确乎有暗合今日宇宙观测的道理的。

李贺也有一些诗歌反映了民生的疾苦。《老夫采玉歌》即就是一位采玉老人,在兰溪之畔,忍受疾风苦雨的饥寒煎迫,临危采玉,含恨吞悲的心理状态。 李贺的诗歌以乐府故事为主,很少近体,而且又得楚辞的华辞和幽怨,借用神仙鬼怪的想象手法,赢得了“骚之苗裔”的评价,成为李白之后晚唐浪漫主义精神最为强烈的诗人,创立了独具风格的“长吉体”。

在韩孟诗派追求奇险怪涩的诗风一派中,还有马异、刘叉、卢仝等人,都有各自的影响。

五、刘柳和姚贾

刘柳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和柳宗元。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

他们二人有共同的政治经历。贞元九(793)年,刘22岁,柳21岁,同登进士第。永贞元(805)年正月,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唐德宗时,唐王朝从安史之乱以来的积患积弊,愈益严重。当其即位之始,有意振衰兴废,革除弊政。如罢岁贡减常贡,出宫人。出内库积藏以付有司,还天下公财,不以人主私有。又废租庸调,行两税法。当时,东部藩镇,势力极盛,往往连声共气,为难朝廷。德宗力求讨伐,激为兵患。建中四年,发生了泾师之变,德宗出逃,关中不保。光复西京以后,更是锐意图治。但是,德宗在暗于用人,朝中宰执往往相倾,以诚重而默守相位者,如齐映、刘滋、陆迈、贾耽、崔损、郑余庆等,奸邪害正者,如卢杞、窦参、裴延龄等,陆贽在贞元十年罢相后,德宗躬亲庶政,宰相备员而已。本来,德宗就嫌猜心重,如今更加变本加厉,转而信用宦官内使,委之以军事。窦文场、霍仙鸣被任命委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统领禁兵。出镇主将,多出其下,台省清要,多出其门。后任者第五守亮杨志廉孙荣义,皆为中官。而且神策军当时防卫京城之外,还驻防京西诸镇,权势极重,为祸益烈。朝廷财政窘困,只好大开进奉之路,任用聚敛之臣。李兼、韦皋、杜亚、刘赞、王纬、李绮、裴肃、严绶等皆竞相进奉。李实王绍韦渠牟李齐运等,竞相聚敛。置宫市,以中使典之。如此种种弊政,就是顺宗即位后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

33

实。

顺宗即位后,以翰林待诏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用事,以韦执宜为相。二王又引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刘禹锡为屯田员外郎,韩烨为司封郎中,陆质为给事中。吕温、程异、陈谏皆为所用,成为“二王”革新集团的成员。针对德宗晚年的政事,除弊振兴。罢冗官冗员四十余人,出宫女三百人,教坊女乐六百人。除正税外,一切州道供奉,皆罢之。罢宫市。召回陆贽阳城,二人未及闻诏而卒。此外,他们最为用力切且为后世史家礼赞的,就是谋诛宦官。永贞元年“五月己巳,以右金吾卫大将军范希朝为右神策统军,充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韩泰副之”。范希朝贤将,当时已届髦老,实为阴夺中使之职。宦官集团因为二王集团内外的削权而奸谋除之。不久,顺宗病愈重,以皇太子监国,寻即位,是为宪宗。二王先后罢事,王伾中风,王叔文居母丧。为时数月的革新运动就这样告终了。

永贞元年八月,贬王叔文渝州司户,王伾开州司马。九月,韩泰贬抚州刺史,韩晔贬池州刺史,柳宗元贬邵州刺史,刘禹锡贬连州刺史。十月,再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台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朗州司马,韩晔饶州司马,凌准连州司马,程异郴州司马,皆坐交王叔文。初贬刺史,物议罪之,故再加贬窜。元和元年八月“壬午,左降官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八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俱见《旧唐书》顺宗宪宗纪)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十年后,后来柳宗元再为柳州刺史,卒于官,年四十七。刘禹锡为连州刺史,后转夔州刺史、和州,渐渐和白居易取得了很好的友谊。最终为京官,历任秘书监、太子宾客,以分司东都,晚居洛下,武宗会昌二年(842)卒,年七十一。

柳宗元不但是古文运动的重要成员和成功的散文作家,而且是重要的中唐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王孟、韦应物一派的五古风格,苏东坡说他的诗是“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书黄子思诗集后》)文学史将其和韦应物合成“韦柳”。由于他自己长期贬谪流放到湘沅一带,使得他对屈原楚辞的逐臣迁客的情怀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因此,他的山水诗中往往和他的游记一样,有表现骚人孤芳埋没的意思,并且善于从峭怆幽邃的冷寂中表现自己孤危的处境,带有骚人遗意。《南涧中题》

34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写南涧秋气萧瑟,风影摇荡的景象,幽谷羁禽,寒水绿藻,表现沉沦中的冷酷。后半首抒发自己贬谪以来的多愁善感、徘徊索漠。他的《江雪》是流传的名篇,写出寒天雪地里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表现出孤介而高洁的节操。而《渔翁》一诗则深得渔翁尘外生活自由洒脱、天机灵妙的美感。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正逐。

渔翁本来就是来自楚辞中《渔父》篇的一种鼓枻而歌的形象。这个渔翁夜里就休息在西岩之下,早上就近汲取了山间清泠泠的湘水,就近拣拾些竹枝竹叶烧水煮茶。待到太阳升起,清新的阳光驱散山间林际的晨雾,这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当渔翁开始在水上泛舟撑船离岸时,一声清亮而悠扬的欸乃歌响彻山间,山水似乎在这一刹那才真正迎来的它的清晨,才从寂静中抛却残梦,变得热烈起来了,才把自己全部的青色披在身上闪出优美的形影来。一切都在此时打开了自己的天机,就如同这渔翁才开始了他山间的潇洒一样。回头看时,那流向天边的江流,放纵地奔向自己的归宿。那出岫白云,正在连翩相逐,自由自在。就是在这回眸天地之际,敞亮了自由的无心的欢畅和最澄澈的轻松,鲜亮的活泼的流动之美诠释着渔翁的逍遥和理想的解脱的生命。

柳宗元的七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是表现贬谪情怀的代表作。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35

所处的荒远和孤身无依的落寞。诗人单薄的身影里,正集聚着强烈的愁思,这愁思正随着诗人所见的辽阔延展到深邃的大荒与海天之间,笼罩着这茫茫的所在,压抑着诗人孤单的灵魂。就在诗人登望之际,一个无限荒凉的世界,正弥漫着无限浓重的愁思,包围了他。这两句写得境界无比阔大,气氛无比凝重,给全篇的抒情和写景一个宏大的框架和深沉的基调。所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从登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纪昀在《瀛奎律髓刊误》中说:“一起意境阔远,倒涉四州,有神无迹,通篇情景具包得起。”颔联两句诗人从对远景的描写转换为对近景的感受。突然,惊风飘袭而来,吹动了荷池平静的水面,泛起凌乱的波纹,绿荷红莲,本来弱不禁风,此时也颠倒参差。密雨霎时而下,千头万线,在空际划过亮晶晶如针的雨脚,斜洒向满墙的薜荔。水芙蓉,就是荷花。荷花是“花中之最秀异者”(崔豹《古今注》)。屈原在《离骚》中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示自己“被服愈洁,修善愈明”。薜荔,也是一种香草,屈原在《离骚》云“贯薜荔之落蕊”,又在《山鬼》中云“被薜荔兮带女萝”。来装点他所赞美的人物具有美的情操。这就是“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那么,“密雨”“惊风”对“芙蓉”“薜荔”的侵袭就具有了更加微婉的深意。所以沈德潜说:“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纪昀说:“三四赋中之比,不露痕迹。”这是望中之景,下四望四州友人而不见的郁闷心情。《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州地处中国南方,山水特异,往往孤峰尖削。韩愈曾经路出郴州有诗云“山作剑攒江写镜”,本已立于刀丛之际,又要分身锋刃之上,人情险境竞相缠绕如此,以博求撕裂的粉身碎骨的望乡之情。

刘禹锡长于诗歌,散文,还是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他的成就之作在于绝句。他再贬谪夔州之时,效法屈原作《九歌》的故事,利用巴蜀风调写了不少竹枝词,运用了比喻、双关等民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和口语俗词,歌唱劳作生活和感情,质朴而清新,带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的气息。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