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影 - 梦幻电影世纪之书 经典电影名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百年光影 - 梦幻电影世纪之书 经典电影名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fd1493c16fc700aba68fc2f

(1987)《女朋友和男朋友》 (1996)《夏日的故事》 (2001)《贵妇与公爵》 克劳德·夏布罗尔 (法国“新浪潮”大师)

(1958)《漂亮的塞尔其》

(1959)《表兄弟》(1959年柏林金熊大奖) (1968)《女鹿》

(1973)《血色婚礼》(1973年柏林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1995)《冷酷祭奠》 雅克·里维特

(法国“新浪潮”大师)

(1988)《游园会》(1988年柏林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1991)《爱吵架的美人》(《不羁的美女》)(1991年戛纳评委会大奖) 罗贝尔·布莱松 (法国“新浪潮”大师)

(1951)《乡村教士日记》

(1956)《逃亡者》(1957年戛纳最佳导演) (1959)《扒手》

(1962)《圣女贞德受难》(1962年戛纳评委会奖) (1966)《巴尔塔扎尔的机遇》 (1969)《温柔的女人》

(1971)《梦幻者的四个夜晚》

(1974)《湖上的朗斯洛》(1974年戛纳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1977)《可能是魔鬼》(1977年柏林评委会特别奖) (1983)《金钱》(1983年戛纳最佳导演) 阿仑(兰)·雷乃

(法国“新浪潮”之“左岸派”大师)

(1955)《夜与雾》

(1959)《广岛之恋》(编剧:玛格丽特〃杜拉)(1959年戛纳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作家电影”的发端之作。强调导演与作家的结合)

(1960)《去年在马里安巴德》(编剧:罗布-葛利叶)(1961年威尼斯金狮大奖) (1963)《穆里埃尔,或返回的时光》 (1966)《战争结束》

(1968)《我爱你,我爱你》

(1977)《天命》(1977年法国电影学院恺撒奖大奖) (1980)《我的美国舅舅》(1980年戛纳评委会大奖) (1983)《生活是一部小说》

(1997)《法国香颂》(1998年法国电影学院恺撒奖大奖)

(2006)《公共场所的私人恐惧》(《心迹》)(2006年威尼斯最佳导演) 玛格丽特·杜拉斯(女)

(法国“新浪潮”之“左岸派”大师) (1966)《音乐》 (1970)《黄太阳》 (1975)《印度之歌》 (1977)《卡车场》 阿兰·罗伯-格里叶

(法国“新浪潮”之“左岸派”大师)

(1963)《不凋的花》

(1967)《横跨欧洲的快车》 亨利·高尔比

(法国“新浪潮”之“左岸派”大师) (1961)《长别离》(1961年戛纳金棕榈大奖) 让·雷诺阿 (1931)《坠胎》

(1931)《猖妇》(《母狗》) (1934)《托尼》

(1935)《朗基先生的犯罪》 (1937)《大梦幻》 (1937)《马赛曲》 (1939)《游戏规则》 (1951)《大河》 威廉·惠勒

(好莱坞电影巨匠。1922年移居美国)

(1939)《呼啸山庄》(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之百年百部美国优秀电影名列第七十三) (1942)《忠勇之家》(1942年奥斯卡大奖、最佳导演、影后) (1946)《黄金时代》(1946年奥斯卡大奖、最佳导演、影帝)

(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之百年百部美国优秀电影名列第三十七)

(1953)《罗马假日》(1953年奥斯卡影后)

(1959)《宾虚传》(1959年奥斯卡大奖、最佳导演、影帝)

(美国电影学

会评选之百年百部美国优秀电影名列第七十二)

让·维果

(1929)《尼斯的景象》(记录片) (1932)《操行零分》

(1934)《驳船阿塔朗特号》 让·厄斯塔什

(1973)《妈妈与妓女》(1973年戛纳评委会大奖) 费尔南德·莱谢尔

(1924)《机械的舞蹈》(实验电影) 谢尔曼·杜拉克 实验电影:

(1919)《西班牙的节日》 (1926)《贝壳与僧侣》

(1927)《第927号唱片》(根据肖邦的乐曲摄制) (1929)《阿拉伯花饰》(作曲:德彪西) 维金·艾格林 实验电影:

(1922)《对角线交响乐》 (1923)《地平线交响乐》 梅尔维尔

(1956)《赌徒鲍伯》

(1967)《武士》(《独行杀手》)

(1969)《影子部队》

(1970)《红圈》(《仁义》) (1972)《大黎明》 路易·德吕克 (1921)《狂热》 阿贝尔·冈斯 (1922)《车轮》

(1919)《战争与和平》 (1927)《拿破仑传》 雷内·克莱尔

(1923)《疯狂的雷伊》 (1924)《幕间休息》 (1924)《沉睡的巴黎》 (1925)《红磨坊的幽灵》 (1927)《意大利草帽》 (1930)《巴黎屋檐下》 (1931)《百万法郎》

(1932)《自由属于我们》 (1957)《百合门》 雷内·克雷芒

(1946)《美女与野兽》 (1950)《俄尔浦斯》

(1952)《禁止的游戏》(1952年威尼斯金狮大奖)

(195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1954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大奖)

马赛尔·卡尔内 (1938)《雾码头》 (1938)《北方旅店》 (1938)《太阳升起》

(1945)《天国的孩子们》

(1953)《红杏出墙》(1953年威尼斯银狮奖) 于利恩·杜维威尔

(1935)《西班牙殖民地军团》 (1936)《同心协力》 (1937)《逃犯贝贝》 (1937)《舞会手册 》 (1938)《翠堤春晓》 (1939)《穷途末路》 雅克·塔蒂

(1952)《于洛先生的假日》

(1958)《我的舅舅》(1958年戛纳评委会奖) 雅克·德米

(1964)《瑟堡的雨伞》(《秋水伊人》)(音乐剧)(1964年戛纳金棕榈大奖) (1967)《柳媚花娇》(《罗塞福镇的姑娘们》)(音乐剧) 让·谷克多

(1930)《诗人之血》

(1960)《奥尔菲的遗言》 罗杰·瓦迪姆

(1956)《上帝创造了女人》 让·鲁什

(法国记录片大师)

(1961)《夏日记事》

帕特里斯·谢罗(谢侯)

(1994)《玛戈皇后》(1994年戛纳评委会奖、影后)

(1998)《爱我就请搭火车》(1999年法国电影学院恺撒奖最佳导演) (2001)《亲密》(2001年柏林金熊大奖、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 (2003)《我的兄弟》(2003年柏林最佳导演) 让-贝克

(1983)《杀人的夏天》 安德烈·泰希内(特西内)

(1985)《情陷夜巴黎》(《约会》)(1985年戛纳最佳导演)

(1994)《野芦苇》(1995年法国电影学院恺撒奖大奖、最佳导演)

(1995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95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让-保罗·拉普洛

(1990)《西哈诺·德·贝尔热拉克》(《大鼻子情圣》)

(1991年法国电影学院恺撒奖大奖、最佳导演) (1991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94)《屋顶上的轻骑兵》 吕克·贝松

(1984)《地下铁》

(1987)《碧海蓝天》

(1989)《尼基塔》(《堕落花》)

(1994)《杀手莱昂》(《这个杀手不太冷》)

(1997)《第五元素》(1998年法国电影学院恺撒奖最佳导演) (2000)《圣女贞德》 阿尼斯·华达

(1985)《流浪者》(《天涯沦落女》)(1985年威尼斯金狮大奖) 莫里斯·皮亚莱特

(1987)《在撒旦的阳光下》(1987年戛纳金棕榈大奖) (1990)《梵高》 让-雅克·阿诺

(1986)《玫瑰的名字》 (1988)《熊》 (1992)《情人》 (2001)《兵临城下》

贝特朗达·布列尔(布里耶) (1974)《圆舞曲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