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中考化学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江苏中考化学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404b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4

A. 化学与健康 B. 化学与能源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①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松 于新能源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夜盲症 电能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③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量来“毒品万万试不得!” 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 C. 物质与分类 ①空气,海水和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②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③尿素(CO(NH2)2)和硝酸钾(KNO3)都属于复合肥料 D. 化学与环境 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③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静止不动的

D.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0.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 浓硫酸长期露臵在空气中 D. 向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第11题3分,第12题4分,第13题3分,计10分) 11. (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可表示不同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填数字序号)。 ①2CO ②S ③CaO

(1)表示分子个数是________; (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

(3)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________; 12. (4分)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丝绸之路”运输的商品有丝绸、陶瓷、铁器等,其中陶瓷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复合材料 D. 有机高分子材料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 (3)碳酸氢钠(NaHCO3)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未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13. (3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2-

+2

(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某同学取少量工厂废液(溶质是AgNO3、Cu(NO3)2),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据此推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4题4分,第15题7分,计11分) 14. (4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第14题图

(1)写出A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火柴放在玻璃管________(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

15. (7分)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 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Na2SO4 (2)Na2SO4和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方案1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实验现象 锌粒逐渐减少,有________产生 实验结论 方案2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儿发现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aCl2溶液 B. Cu C. Fe2O3 四、计算题(4分)

16. (4分)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CO2质量为________g;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017徐州化学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20分)

11. C 【解析】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A正确;酸雨的pH<5.6,B正确;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或水源污染,C错误;淘米水浇花能节约水资源,D正确。

12. A 【解析】粮库失火用水浇灭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及隔绝空气,A错误;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B正确;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原因是提供了充足的氧气,C正确;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降低温度,D正确。

13. B 【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A错误;馒头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B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错误;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隙,D错误。

14. A 【解析】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醋酸与食盐不反应,A正确;醋酸溶液显酸性,食醋能使石蕊变红,B错误;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乙酸属于小分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乙酸中C、H、O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别为24、4、32,所以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错误。

15. D 【解析】可用来做机壳所以铝锂合金硬度大;锂和铝都属于轻金属,锂铝合金密度小,A正确;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B正确;锂的活动性比氢强,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放出热量,C正确;Li2O中O为-2价、Li为+1价,D错误。

16. D 【解析】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铵易溶于水,所以碳酸氢铵需密封保存在阴凉处,A正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和一种液体,所以加热碳酸氢铵,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B正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气体,所以碳酸氢铵可用于食品工业作膨松剂,C正确;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D错误。

17. C 【解析】电解水时,负极生成的氢气和正极生成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所以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A正确;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B正确;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H、O元素组成,C错误;电解水获得氢能,需消耗大量电能,成本高、效率低,D正确。

18. C 【解析】由密闭容器中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4+31+21+10=m+40+6+16,m=4。甲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说明甲可能是催化剂或杂质,A错误;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5 g,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分别为9 g和6 g,所以反应是分解反应,B错误;因反应是分解反应,所以丙中至少含有2种元素,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正确;乙和丁在反应中质量比为9 g∶6 g=3∶2,D错误。

19. B 【解析】Cu与稀硫酸不反应,CuO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Cu和CuO不反应,①错误; 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②正确;C与CO不反应,C与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O与氧化铁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③错误。

20. D 【解析】饱和溶液过滤后仍得到饱和溶液,A错误;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未知两物质溶液的质量,所以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t2 ℃185 g甲溶液未知是否饱和,无法计算析出晶体的质量,C错误;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6.5%,所以26%的甲溶液从t2℃降温至t1℃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