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9e62d476a20029bd642d20

二十五、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二十六、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①选主链,称某烷

②编号位,定支链

③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④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用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最简化原则,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

二十七、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现在一长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十八、\五同的区别\

同位素(相同的中子数,不同的质子数,是微观微粒)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不同的单质,是宏观物质) 同分异构体(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同系物(组成的元素相同,同一类的有机物,相差一个或若干个的CH2) 同一种的物质(氯仿和三氯甲烷,异丁烷和2-甲基丙烷等)

二十九、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是: 看图像:一看面(即横纵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曲线的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先拐先平”。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变化、浓度变化等),“定一议二”。 三十、中学常见物质电子式分类书写 1.Cl-的电子式为:

2.-OH: OH-电子式: 3.Na2S MgCl2

4. NH4Cl (NH4)2S

CaC2、 Na2O2

5.

电子式

6.MgCl2形成过程: + Mg + Mg2+

三十一、等效平衡问题及解题思路 1、等效平衡的含义

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的分类 (1)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Ⅰ类: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Ⅱ类: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① 2 4 0 2a

② 0 0.5 1 0.5a

③ m g(g≥2m) 2(g-2m) (g-m)?a

(2)定T、P下的等效平衡(例4: 与例3的相似。如将反应换成合成氨反应)

Ⅲ类: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三十二、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1.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 。

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 。

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 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

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 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 ↑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 ↓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 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氧化剂: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①、活泼的金属,如Na、Al、Zn、Fe 等;

②、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SO2等 ④、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 、C、Si等。

还原剂: ③、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H2S等

氧化剂 还原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 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 高价金属离子: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其它:[Ag(NH3)2]+、新制Cu(OH)2 Fe2+、Sn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含氧化合物:

NO2、N2O5、MnO2、Na2O2、H2O2、HClO、 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 低价含氧化合物:

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机物: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离子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低价金属离子:

离子反应: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2O3、SiO2) 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Mg(OH)2、Al(OH)3、Cu(OH)2、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