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13份合集)广东省深圳盐田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语文试卷13份合集)广东省深圳盐田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9f478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df

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 “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内 线 封密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18.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 (3分)

19.试分析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 (4分) A

处 B

处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不 要 答 题

[,,]

20.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1)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2分)

(2)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2分) 21.材料链接

(1)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 ①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②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2)《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为“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作为00后且处于青春叛逆的同学们,多以张扬个性为名在家中对父母色厉、行傲、我行我素……请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你对行孝的理解。(不少于50字)(5分)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2—23题。(5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1分)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2分) 23.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表情与达意(60分)

24.“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

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请你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④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2C

3C 解析: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句号应该在引号内。 4A

5A 解析:B选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为“不但……而且……”;C选项缺少主语,在“无处”前加“他”;D选项缺少宾语,在“抽样检查”后加“的力度”。 6B 解析:《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不是小说,体裁有误。 7 (1)《骆驼祥子》 老舍 人民艺术家 (2)祥子终于有了一辆日思夜想的车,“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他极度欣喜与激动。

(3)表明祥子爱车的程度很深,他把车子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想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8

(1)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2)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3)①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②董永卖身葬父。③狄仁杰望云思亲。 9

(1)惟吾德馨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阅读与理解 (一) 10

(1)转转不已:停止 (2)遂反溯流逆上矣:于是 (3)但知其一:只是 (4)一日曝十画: 晒 11

(1)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2)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可以用百来计算。

12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牛的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画家画的牛的尾巴却是摆动的。

13言之有理即可。示例:

【甲】文: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文中找石头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乙】文: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戴嵩画牛,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

牛的尾巴是摆动的,所以画错了。

(二)

14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赋予紫藤萝生命,使静态的花跳动起来,突出了花的生机盎然。 15“垂”“流动”“泛”“迸溅”。 16不可以。“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形容看得出神。“观望”是张望的意思。用观望不能够表达作者此时对紫藤萝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17①焦虑是指对事业荒废感到焦虑;②悲痛是指失去亲人的悲痛。

(三) 18

(1)清明带儿子去上坟,教育儿子对祖先要恭敬。 (2)一次追打已渐长大的儿子未果。

(3)年老后一次随儿子清明上坟,因老年痴呆病纵火惹祸。 19

A处 父亲发现儿子为祖先上坟行礼时态度漫不经心。

B处 患老年痴呆的父亲闯祸,不慎燃烧了山上茶林,我和乡亲一起救火,并赔钱打招呼。 20

(1)将瘦小年迈的父亲喻为“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写出了“我”对从身体到精神已经衰老的父亲的怜惜。

(2)把“我”对父亲去世的无穷悲伤之情喻为有形的坟上草,形象地抒写了“我”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21略

(四) 22

(1)听到《折杨柳》笛曲。 (2)“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23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表情与达意(60分)

24可按常规方法评分,也可着重从几个方面评分:学生选定并组织材料的能力占15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占40分,书写占5分。

审题立意:该题目中有几个关键词: ①什么是良言?好话、善意的、有益的话。②良言的具体表现:师生交心的话、朋友间劝慰的话、书本间警策的话。③说的方式:好话好好说才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④好话好好说带来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