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2017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全书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完整升级版】2017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全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f607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3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第121页复习巩固第1题; 选做题:教科书第122页综合应用第6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会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数据总体的集中趋势,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学习重点: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通过实际问题,写出函数解析式,指出X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一、问题解析

问题1 果园里有100 棵梨树,在收获前,果农常会先估计果园里梨的产量.你认为该怎样估计呢?

做一做:(1)果农从100 棵梨树中任意选出10 棵,数出这10棵梨树上梨的个数,得到以下数据:154,150,155,155,159,150,152,155,153,157.你能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梨的个数吗? 所以,平均每棵梨树上梨的个数为154.

二、小结:(1)在抽样调查得到样本数据后,你如何处理样本数据并估计总体数据的集中趋势?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2)请列举生活中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一个例子. 三、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16页练习题.

20.2 中位数和众数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的一致性,会用计算加权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

1.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2.会根据频数分布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它所体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数据总体的集中趋势,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权的意义.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 数和众数;

2.会用中位数和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体会中位数、众数在估计数据集中趋势中的作用, 体会平均数的特点和局限性.

10 教学重点:

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作为描述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平均数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中,例如我们经常听到诸如 “居民人均年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拥有绿地面积”等术语.但如果我们不了解平均数的特点,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就会出现偏差,出现平均数偏离绝大多数数据很多,大多数数据“被平均”的情况.指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做一做: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45000 18000 10000 5500 入元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5000 3400 3000 1000 (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

(2)如果用(1) 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分析:平均数远远大于绝大多数人(22人)的实际月工资,绝大多数人“被平均”.不合适.

该公司员工的中等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元?你是怎样确定的? “平均数”和“中等水平”谁更合理地反映了该公司绝大部分员工的月工资水平?这个问题中,中等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一半人月工资高于该数值,另一半人月工资低于该数值;中等

11 水平的含义是中位数.

想一想: 有6户家庭的年收入分别为(单元:万元):4,5,5,6,7,50.你认为这6户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 生做,全班交流。

明确: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中位数能比平均数更合理地反映该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三、例题讲解

例1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 min,他的成绩如何?

根据例1 中的样本数据,你还有其他方法评价(2)中这名选手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吗? 四、小结:

(1)如何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中位数和众数分别反映出一组数据的什么信息?能举例说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