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2017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全书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完整升级版】2017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全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f607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3

它们的实际意义吗?

(3)平均数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局限性?

五、布置作业:作业:教科书第117页练习;第118页练习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作为数据代表的意义,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统计量;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特点与差异,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这些统计量来分析数据;

3.经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问题情境,体会三种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 计量的各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什么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二、新授

请说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的各自特点. (1)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2)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缺点是当众

13 数有多个且众数的频数相对较小时可靠性小,局限性大.

(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 例1 八年级(1)班三位同学最近的五次数学测验 成绩(单位:分)分别是:

小华 62 94 95 98 98 小明 62 62 98 99 100 小丽 40 62 85 99 99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比其他两位同学好,他们比较的依据分别是什么?你认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呢? 三、巩固练习

下面是某校八年级(2)班两组女生的体重(单位:kg): 第1组 35 36 38 40 42 42 75 第2组 35 36 38 40 42 42 45

(1)分别求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并解释它们的实际意义(结果取整数);

(2)比较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1)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你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特点和意义的认识.

14 (2)在选择适当的量时,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3)你有办法减少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吗?请举例说明. 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22页习题6,7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