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离技术核心知识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生化分离技术核心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166b1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9

萃取段:从含溶质的重溶剂中优先萃取或分离第一种溶质

洗涤段:从不含溶质的重溶剂则洗涤除去萃取物中不希望有的第二章溶质

第十一章

反胶束:表面活化剂分散于连续有机相中,一种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聚集体 形成条件:表面活化剂、临界胶束浓度 特性:极性头向内,活性尾向外

临界胶束浓度:胶束形成时所需表面活化剂的最低浓度 反胶束中水分为结合水、自由水

反胶束萃取体系:单一反胶束体系、混合反胶束体系、亲和反胶束体系 蛋白质增溶于反胶束溶液的方法:注入法、液-固萃取法、液-液萃取法

影响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因素:水相pH值、离子强度对萃取率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类

型的影响、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离子种类对萃取的影响、反萃取及蛋白质的变性

浊点萃取:以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的溶解性和浊点现象为基础,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而

引起相分离,从而将水溶性物质与亲油性物质分离

浊点现象: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易溶于水成为澄清溶液,而当温度升高或降

低一定程度时,溶解度反而减小,会在水溶液中出现混浊、析出、分层现象

第十二章

聚合物不相溶性:由于不同类型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同它们的亲水性有关的相互吸引力,

因此聚合物发生分离,形成两个不同的相

双水相系统:1.聚合物/聚合物/水系统 2.聚合物/低分子量成分/水系统

第十三章

利用超临界流体,即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以达到分离、纯化目的

液体在临界区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流体的密度大幅度地变化,而非挥

发性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大致上和流体的密度成正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正是利用了这个特性,形成了新的分离工艺。 超临界流体性质:1.溶解度 2.传递性质 3.选择性 4.选定 5.夹带剂的使用

提高选择性原则:1.操作温度应和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相接近

2.超临界流体的化学性质应和待分离溶质的化学性质相接近 作为萃取剂的临界流体应具:1.化学稳定性 2.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

3.温度应低于被萃取溶质的分解温度或变质温度 4.临界压力不可太高 5.选择性要好 6.溶解度要高 7.要易获取,价格便宜

CO2是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和精制的理想和最常用溶剂

夹带剂:在纯流体中加入少量与被萃取物亲和力强的组分,以提高其对被萃取组分的选

择性和溶解度,添加的这类物质称为夹带剂

SC-CO2萃取工艺流程:等温变压工艺、等压变温工艺、恒温恒压工艺

第十四章

液膜由膜溶剂、表面活性剂、流体载体组成

液膜分离技术按其构型和操作方式不同分为,乳状液膜、支撑液膜 无流动载体液膜分离机理:选择性渗透、化学反应、萃取、吸附

有流动载体液膜分离机理:主要决定于载体的性质,有离子型、非离子型,其渗透机理

分为逆向迁移、同向迁移

流动载体应具条件:溶解性、配位性、载体应不与膜相表面活性剂反应 液膜分离操作过程:制备液膜→液膜萃取→澄清分离→破乳 影响液膜分离效果因素:液膜体系组成、液膜分离工艺条件

液膜分离过程的关键:1.液膜溶胀:外水相透过膜进入液体内相,从而使液膜体系增大 2.液膜的破损:搅拌速度影响,接触时间影响,料液浓度、酸度

影响,乳水比影响,膜内比影响,操作温度影响

乳水比:液膜乳化体积和料液体积之比 膜内比:膜相体积和内相体积之比

第十六章

蛋白质表面大部分亲水,其内部大部分疏水 表面分为荷电区、亲水区、疏水区

小分子蛋白质比起在化学上类似的大分子蛋白质更易溶剂

蛋白质沉淀加入沉淀剂不同:加入中性盐盐析、将pH值调节至等电点、加入可溶性有

机溶剂、加入非离子型亲水性聚合物、加入聚电解质絮凝、加入多价金属离子

蛋白质沉淀法:1.中性盐盐析法:①Ks分级盐析法:在一定pH值及温度下,改变盐的

浓度,达到沉淀目的

② β分级盐析法:在一定离子强度下,改变溶液pH

值及温度,达到沉淀目的

2.等电点沉淀法:基于不同蛋白质离子具不同等电点这一特性,用依次

改变溶液pH值的办法,将杂蛋白沉淀除去,获目标产物

3.有机溶剂沉淀法(乙醇是工业最常用的):破坏蛋白质的某些键和氢

键,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致使一些原来包在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在表面,并与有机溶剂的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从而使蛋白质沉淀,当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形超过一定程度时,便会导致完全变形

4.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 5.聚电解质沉淀法 6.金属离子沉淀法

亲和沉淀:将生物亲和作用和沉淀分离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蛋白质纯化方法,其实质是

配基-产品复合物的沉淀,即利用蛋白质与特定生物或合成的分子间高度专一的相互作用而设计出的一种特殊选择性分离技术,其沉淀原理不是依据蛋白质溶解度的差异,而是依据吸附有特殊蛋白质的聚合物的溶解度的大小,亲和过程提高了一个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提取单一产品的方法

第十七章

吸附类型: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交换吸附

穿透:操作开始时,大部分溶质被吸附,故流出液中溶质的浓度较低,随吸附过程继续,

流出液中溶质的浓度逐渐升高,开始较慢,后来加速,在某一时刻浓度突然急剧增大

膨胀床吸附步骤:床层的稳定膨胀和介质的平衡→进料吸附→洗涤→洗脱→再生、清洗 离子交换剂类型:含合成树脂骨架的多孔弹性颗粒、多糖类骨架的粒子交换树脂(强离

子交换材料)(弱离子交换材料)

离子交换剂预处理:1.用强酸或强碱液洗涤

2.按在离子交换操作时对pH的要求 3.在实验初始阶段,用水或稀盐液洗涤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性:1.离子交换剂及其上面的离子的强弱和展开剂中离子的强弱 2.离子交换剂对各反离子的亲核性 3.离子浓度

其他吸附;1.疏水作用吸附:利用溶质和吸附剂表面间弱的疏水性相互作用而被吸附的

过程

2.盐析吸附:由疏水吸附和盐析沉淀组合而成,将硫酸铵沉淀的蛋白质悬浮

液,加到一用硫酸铵预平衡的吸附柱中,再用递减的盐浓度展开,达分离目的

3.亲和吸附:借助于溶质和吸附剂之间特定的生物结合力实现的

4.染料配位吸附:当亲和吸附中的配基是活性染料时,由于其中有一些染料

能对蛋白质有识别作用产生专一性,可逆结合

免疫吸附:利用抗原-抗体的亲和反应进行分离纯化

固定金属亲和吸附:包含了金属离子经螯合被固定在吸附剂基质上并与蛋白质上氨基酸

中电子供体形成金属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