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申请表与论证报告模板 DOC(640.94K)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立项申请表与论证报告模板 DOC(640.94K)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17735359eef8c75fbfb3c1

三、立项依据

(本教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教材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的基础,教材或讲义试用的次数及效果,社会效益等 论证报告有关内容简介 仅供参考 “XXXXXX”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XXX基础平台课。依据教育部新颁大纲编写的《XXXXXXX》教材供中等职业学校XXX专业教学使用。本教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新时期国家层面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新大纲教学要求; 2.反映XXXXX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 3.体现职业教育新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4.XXXXXXXXXXXXX,提升学生XXXXXX的要求; 5.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编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多数编者分别参加了XXXXXXXXXX的审定工作,XXX省中等职业教育XXXXX的制定工作,以及XX市“XXXX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等多项教学改革研究。大部分作者主持和参加了《XXXX》的开发编写工作。在不断的教学研究与教材出版过程中,始终XXXXXXX,开展教师培训和XXX研究等工作,作者的经验也日渐成熟。 编写组自XXXXX负责XX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从2001年出版至今,修订印刷总计达XX万册左右,在教材开发中我们XXX教学研究活动,因此有效地促进了XX“XXXX”课程教学活动的改革并完善其教学方法。 四、立项目标

(本教材编写特色) 论证报告有关内容简介 仅供参考 本教材的编写将体现以下5个特色。 1.打基础、重实践。本教材的编写突出对学生XX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2.XXX、XXXX。本教材适应各种水平和素质的学生,可以从“零”开始讲授。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考取相关证书。 3.适合“XXXXXX”课堂教学组织的教材结构。采用XXX教学法,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改变同类教材知识结构重点不突出以及实践指导性欠缺的弊端。 4.体例新颖、图文并茂,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教学内容与职业应用相关联,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XXXX素养与职业素质。 5.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

五、工作安排及进度

2009年2月 组织研讨教育部新颁布的大纲。 2009年3月 完成论证报告、工作方案等申报材料。 2009年1~6月 完成《XXXXXXXX》书稿。 2009年7~9月 完成本教材编辑出版工作。 2009年4~9月 完成教材辅助资源及配套教辅开发。 2009年10~12月 在全国组织国家规划教材教师培训。 完成书稿时间 交稿时间 出版时间 2009年2~6月 完成书稿 2009年6月交稿 2009年9月 六、保证计划实施的主要条件与措施

1.参加编写与资源开发人员认真领会教育部颁发大纲的要求,在研讨并听取有关地区教学改革实情的基础上展开分工合作。 2.参加学校与单位在工作安排、教学资料使用与教学设备上给予充分支持,保证参加编写与资源开发人员顺利完成承担的任务。 3.出版社配备优秀编辑对承担出版的规划教材进行全程跟踪,认真做好书稿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及修订完善、来稿编辑加工、印刷出版、教学服务等工作。 4.出版社提供规划教材编写的启动经费和教材研讨审定经费。 5.编辑及时与作者沟通,保证规划教材的出版质量和出版时间。 6.出版社在全国组织培训,对出版的中职规划教材进行重点推广。 七、全审委专家组评审意见

6

《XXXXXXXXX》立项论证报告仅供参考

前言与课程性质、目标任务、如何落实大纲精神

“XXXXXXXX”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XXXX课。该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与XXXXXXXX等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XXXX课的性质,是在中职教育阶段为学生奠定必要的XXX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今后继续学习深造能力的必修课程。同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进程越来越快的时期,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各项生产工具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使得人们对于XXX的了解和掌握水平成为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能力的基本素质的反映。因此,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任务和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将“XXXXXXXX”课程的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

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大纲要求,“XXXXXX”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XXXXXXX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应用XXXXXX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XXXXXX素养,培养学生成为XXXXXXXX。

为完成这样的课程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规划设计课程内容,建设优质的课程资源。要下大力量将“XXXXX”课程的教材、教学课件、实训基地等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好,同时开展师资培训,提高“XXXXX”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即:

· XXXXXXXXXXXXXXX。初步具有利用XXXXX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XXXXXXXXXXXXXXX,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 使学生树立XXXXXXX,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 XXXXXXXXXXXXXXX。初步具有利用XXXX解决学习、工作、生活

7

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我们开发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XXXXXXXXX》教材,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而开展的工作,是为了在中等职业学校贯彻教育部最新颁布的《XXXXXXXXXXXXXXXXXXXXX教学大纲》,提高该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而编写的教材。

一、 社会需求与必要性

本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效益等,已有教材不足、与大纲比较需要改进之处分析

在新时期,重新开发编写中职《XXXXXX》教材是社会亟需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教材开发新编是新时期国家层面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可以预见,从2009年开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将在办学体制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各专业教学大纲开发、教材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改革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包含《XXXXXXXXXX》在内的XXXXX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要与新时期的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才能保证整体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完成。为此,教育部组织开发了新的《XXXXXXXXXXXX教学大纲》,这使得新编教材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新编《XXXXXXX》教材是社会技术进步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此,进一步加强XXXXXXXX基础和教育,是社会技术进步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召唤,新教材是对这种要求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它将使中职教育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

2.新编《XXXXXX》教材是近年来XXXXXXXXXXX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2000年的部颁教学大纲是根据当时我国XXXX技术发展的状况和当时XXXX技术应用状况制定的,XXXXXXXXXXXXXXXXXXXXXXX。8年来,XX技术的发展以及XXXXXXXXXXXX迈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在许多方面已经赶上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通过新编《XXXXXXXXX》教材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