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内容分析理解类答题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考文言文内容分析理解类答题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226bc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考文言文内容分析理解类答题方法

作者:朱学勇

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3年第12期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对选文内容理解的考查多从较小的地方设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常见的有言过其实、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弄错时间、故意误译、颠倒顺序等。下面结合近几年各地高考人物传记试题,具体谈谈解答此题考生应具备的四种意识。 1. 回归语境,将选项与原文严格比照的意识。

有些选项考查的重点是对人物言行主张、品德形象的概括,命题者会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或拔高人物品质等,对其做出错误解说。此类题考生只需“留意”文本,将选项与原文严格比照,“故意”便可水落石出。如:

C. 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2009年广东卷第8题)

【解析】此选项的错误设置属于故意夸大事实。回归原语境,可在第三段找到有效信息区间 :“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将文段与选项相应语句,一一比照,找出差异,便可发现“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2. 概括要点,理清人、事关系的意识。

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文中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命题者常在“人物—事迹”“原因—结果”上张冠李戴。错误的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乙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传主甲身上,导致对象错位。 如:

C. 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2012年广东卷第8题)

【解析】由原文“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陶澍是去完成了这件事。此考查点的范围一般是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言行、道理、情感等。考生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了解传主的主要事迹,对每段内容的要点进行概括,理清时间与地点、人物与事件、条件与结果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准确识别错项的关键。 3. 瞻前顾后,辨清句间内在关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