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4b4556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a

.

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老师确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时代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尤其是发问的技艺,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内功”的具体体现。

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思想”。课堂提问是实现“沟通”和“理解”的主要途径,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课堂提问的实时性。

.

.

(3)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4)课堂提问的效果。 (5)所提问题的关键所在。 (6)所提问题的有效性。

四、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科研方法:

首先,对与本课题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现状。接着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共同研究问题所在。其次,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包括教育学、学习心理学、认知教学心理学、数学课程论等相关论著,并采用剖析法来分析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本课题实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理论联系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来认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析、整改、再实践、再总结。

(一)主要的科研方法如下:

从课题研究思路和构想,结合传统研究的策略,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案例法”,并辅以“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

1.实践研究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行动研究中检验、丰富、发展和完善理论,形成模式,逐步推进。

2.案例研究法:针对某个教学思想设计相应的教学个案,以求证教学思想的科学性,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3.经验总结法:定时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从实践中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及时调整教改方案。

.

.

4.文献研究法:勤于查阅相关资料,注重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

5.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试、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以便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具体将采用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课研讨、专家引领、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堂提问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2.问具有针对性,还要顾及全体学生;

3.问具有艺术性,要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4.问时要表述清晰、简洁,富有启发性; 5.题不能过于肤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6.出问题后要得到学生的有效响应,要能引发思维; 7.过提问,达到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5.4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5.4——2015.5 (1)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3)

.

.

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展示。 阶段成果:课题小节,中期报告

3.总结分析阶段:2015.9(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2)撰写研究报告(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